|
|
|
法门寺位于扶风县法门镇,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古刹之一。相传始建于东汉桓、灵二帝之时。据《宝塔铭并序》碑、《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等记载,从法门寺建立到北魏,不断发展扩大。北魏拓跋育曾对法门寺院重新规划,扩大了寺域,增加台殿建筑,塔殿修建得更加高大,安排僧侣住寺。至北周武帝以前,寺内僧侣不下于500人。武帝时,下令毁佛,法门寺庙宇遭到破坏,寺内和尚被驱逐到终南山的太白九林寺。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推崇释教,热心建塔设寺,法门寺和尚返回寺院,并重新整修。开皇年间,由于专门弘杨佛教成实一宗,改寺名为成实道场。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发赦令废除不足50僧人的寺院,法门寺亦在废除之列,部分僧徒被迁至京师宝昌寺。隋末,寺内僧俗杂居,不幸失火。整个寺院被焚,唯存二堂。唐武德元年(618),宝昌寺僧人普贤上书朝廷,请求恢复寺院,朝廷敕准重修,并诏改寺名为法门寺。高宗显庆五年(660)在原塔基上建成四级木塔,并赐寺名为会昌寺。文宗开成三年(838)复改名法门寺,不久又恢复原名。五代后唐庄宗年间,秦王李茂贞连年增修寺宇,广建殿台楼阁,刻经塑像,恢复了盛唐时法门寺的二十四院。宋代,太平兴国年间,该寺曾有500僧人去印度求法,大量翻译版印佛经;咸平六年(1003),又一次置买田庄千余亩。明代,武宗正德二年(1507)两次重修法门寺殿宇,万历年间又经30年修造起高47米的十三层真身宝塔。至明末清初,兵燹战火,法门寺屡遭破坏,面积缩小。清顺治十年(1653),重修钟鼓楼。乾隆年间,建筑大雄宝殿、卧佛殿等。嘉庆、光绪时亦多次复修,但无有新的增设。民国时,寺宇已逐渐破坏几尽,惟存铜佛殿1座,上殿3楹,东西连房各1楹,东院睡佛殿3楹,真身宝塔倾斜裂缝。至1981年8月24日,因地震及霎雨西半边倒塌。 1987年4月,在重修宝塔清理时发现了佛塔地宫,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和小龛7个部分组成,面积为31.48平方米。地宫全以石块砌成,建筑结构宏伟壮观。地宫内出土大批珍贵文物,有金银器、玻璃器、瓷器、丝织品及佛指舍利等共1000余件。人民政府修建了法门寺博物馆,保护、展出珍贵的佛教文物;重修了真身宝塔,增修了钟鼓楼等建筑,寺内殿宇得到了保护和维修,寺院被扩大。目前,法门寺香火旺盛,是陕西省和宝鸡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