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慈禅寺位于麟游县城东2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依山凿崖,临水面川,为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永徽四年(653),薛仁贵奉旨遍访万年宫周围山川形胜,选中古庄子村西崖面,并监修石窟寺雕凿工程,初建名滋善寺。唐高宗李治偕武后在8次驾幸九成宫避暑期间,频频到寺参拜,一些著名高僧也到此讲经说法,滋善寺一时名声大噪,香火很盛。唐开成元年(836),麟游暴雨,山洪冲毁滋善寺佛舍。五年后唐武宗李炎倡导灭佛,滋善寺石窟寺因是皇家佛事,名声显赫,又是土石之属,且工巧绝妙,而不在废毁之列,幸免于难。此后,佛教诸宗衰败,而中国僧人独创的佛教宗派——禅宗,却从唐末至宋,弘扬极盛,滋善寺遂易名慈禅寺,并于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举行法会。其后香火时盛时衰,延续到民国。 其寺原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富丽。唐代砖瓦多为青辊黑光,柱础亦精雕细作。石窟壁上修建有重檐庙堂,十分高大敞亮。 目前,慈禅寺已发现存于崖壁间的佛窟龛,计大窟3,小龛14,共有佛、菩萨、弟子38尊。 第一窟。(北起计序)窟高7.2米,深5.4米,内雕三尊大坐佛。中间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座高1.6米,座底承托作阶梯式。束腰中开壶门,身高3.7米。头饰螺髻,面形较丰满,额方广平正,眉间有圆形白毫相,双目启睁,眼相分明,耳轮阔大,嘴角微下撇。身披垂领袈裟,坦右胸,腰身垂直,左手抚膝,右手掌心向外上举。佛身后洞壁上雕有园形头光和大型身光。右侧洞壁上刻有北宋和明代游人、信士题词。右边坐佛高5.5米。头戴宝冠,眉间有白毫相。面形酷肖女性,眉修长,眼角锐细。嘴唇、鼻梁棱角分明,脸型圆润饱满,下颏微翘。着圆领袈裟,双手交叉平摊置怀中。左边坐佛高5.4米。高肉髻,双目紧闭,面部表情恬静安详。衣饰、手势同右佛。窟壁间凿有两小龛,各雕一佛。左中右三尊大佛是三世佛的特征,即释迦牟尼佛、过去佛、未来佛。 第二窟。高5.4米,深2.2米。洞顶略呈窟窿形,是慈禅寺佛造像中最精美的一窟。窟正中雕一赤足站佛,身高4.7米,圆肉髻,面形丰满,额部方广平正,眉间有圆形白毫,眉修长清晰,宛若新月。佛目似睁似闭,鼻梁端正修直。口唇上下匀称,唇上髭须刻划如蝌蚪纹,耳轮垂有珠饰。颈项圆润,披通肩袈裟,衣褶线条洗炼流畅。左手持宝珠,右手作说法印,手指长短适度,身直肩圆,足趾整齐。头顶洞壁上雕有火焰纹背光。佛身左下侧刻有“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敬福经”一卷,约千余字,似为唐人刻,惜一部分字及年款已风化漫患不清。南北两壁上下,各凿2龛,北壁上龛,像已不存,仅余空龛;下龛一佛二菩萨赤足站立两侧,体态婀娜多姿,环佩缨络,浑身珠光宝气,透明的纱衣几乎同赤身裸体一样,从头到脚细腻的线条充分勾勒出女姓美的特征。南壁上龛雕一佛,下龛雕一佛和阿南、迦叶二弟子。佛结跏趺坐于方形莲台之上,迦叶、阿兰侍立两侧。笑容可掬,仪态谦恭。 第三窟。未完工之半成品。中雕一小佛,头部已分化。 再南数窟,大小不伦,佛与菩萨高低不等。然佛国情趣,诸般威仪,皆得到充分表现。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