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原遗址是国务院1982年2月2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本市岐山县与扶风县北部的交界处。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人始祖弃兴于邰,传至公刘时迁至邠地。后至古公亶父,去邠,逾梁山,定居在岐山下的周原,并在此定都立国。周人在周原发展壮大,历经三世,东进灭商,统一全国。周原遣址文物遗存极为丰富,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大型宫室(宗庙)建筑基址、甲骨文以及大批青铜器、陶器的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一)周原遗址调查发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调查、征集流散的周原古代文物。1950年征集了9件有铭文的青铜器。1952年3月至11月,陕西省文管会先后两次赴周原调查。1957年8月,陕西省文管会组织岐山县礼村、王家嘴子、贺家、呼刘村,扶风县上康村、任家村、陈家、齐家、白家胡同、刘家等村进行了残墓清理及周墓调查,获得铜、陶鬲、玉璋、圭、车马器等器物。1958年当地农民交献外叔鼎一件,重198.5市斤。1957年秋,在扶风召陈村发现两件形制特殊的残瓦片。自1960年7月起,陕西省文管会在周原再次进行调查和发掘,历时二年多,初步摸清了西周遗址的分布范围,绘制了周代遗址分布图,清理发掘了29座墓葬,采集和发掘了一批铜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1963年4~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贺家村西北发掘先周和西周墓葬54座,车马坑一座。1970~1978年,陕西省文管会和博物馆等先后在周原的齐家、贺家、强家村、云塘村、董家村等地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西周青铜器等文物。1976年2月,周原考古队成立,对周原西周遗址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长期考古发掘和研究。先后发掘了凤雏村西周宫室建筑遗址,贺家村、礼村等西周墓地,流龙嘴西周窑址及召陈村西周宫室建筑遗址;试掘了云塘村、齐家村、庄白村、强家村、黄堆村的西周墓葬。发掘遗址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其中西周墓葬和车马坑300多座,西周青铜器窖藏4个。据初步统计,共出土各类文物达2万件,其中鼎、、甗、鬲、觥、尊、盘、豆、罐等器物1100多件,商周青铜器500多件,各类陶器600多件,西周甲骨文1.7万多片,有字甲骨290多片约600多字。 (二)西周宫室建筑 自1976年以来,对岐山县凤雏村西周甲乙两组建筑基址和扶风县召陈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和清理,取得了我国西周时期建筑规模和技术等方面的丰富材料,填补了我国对古建史的研究空白。 凤雏西周甲组宫室(宗庙)建筑基址 凤雏西周甲组宫室(宗庙),建筑基址南北长45.5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整组建筑呈南北方向。以门道、前堂和过廊居中,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布局整齐有序。影壁位于门前4米处,正对门道,东西长4.5米,厚1.2米,残高0.2米。在东西门房和东西厢房台基相连接处,有两个相对称的台阶。门厅由门道、东西门房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东西宽18.5米、南北长12米、面积为212平方米的大院。东小院和西小院略呈正方形。过廊位于两小院的正中间,北侧各有一上对称的台阶通向后室。后室东西排列,共5间,面朝南,后檐墙和东西厢北面山墙连成一体。东西厢房南北排列,左右对称均齐,很有规律,每厢各8间,前檐均有走廊,其台基与东西门房和后室大体在一个水平面上。排水设施在东门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排水道,过廊下亦有用河卵石砌成东西走向的排水道。整个建筑的东、西、北三面均有台檐,台檐外有散水沟和排水沟。 这组建筑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地基是用黄土筑成的整座建筑的台基。墙体为黄土夯筑而成。堂的台基后侧面全用土坯叠砌。柱下有柱径为30~50厘米的柱石。屋顶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后,在横梁上承檩、列椽,构成屋顶骨架,然后用芦苇铺盖抹上秸泥形成屋面,在屋脊和天沟处用瓦覆盖。地面及墙面用砂、黄土、石灰加水混合的灰浆涂抹。凤雏村西周建筑是宗庙一类的宫室建筑,为周王室所有。它建于西周早期,距今约3100年,废于西周中晚期。 召陈(甲区)西周大型建筑基址 召陈(甲区)西周建筑群共清理大型建筑基地址15座。属下层的2座(座1、座2),上层的13座,保存较好的3座(座3、座4、座5)。 下层的两座中,座1处东北,座2处西南,相距20米。座1东西五排柱础,间距4~4.5米。南北残存五排柱础,间距3.7~4米,柱础径约30厘米。南北四间进深8.75米,东西四间进深11.4米,门向东。在自南向北的第二间发现一瓢形灶坑。 座2南北柱础四排,夯土柱础径65~80厘米,间距向南起3.3、1.5、3.3米。南北檐柱间距8.1米左右。东西柱础亦四排,间距2.5米。东起一排柱础与西边台基砂面间距16.5米。在屋檐下发现有小卵石铺成的散水沟。 上层的座3位于大壕沟西侧,座4的东北,台基为夯土筑成,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东西两侧中间凹进一段,略呈“工”字形。座3东西共七排柱础,间距2.2米,南北六排柱础,进深13.5米,靠近中柱的两个础径约1.1米。东西各有一条墙基,南北延伸分别通过东西两个附加柱。擎檐柱础坑发现8个,保存柱洞一个。位置在东西“工”字形台基和正背面台阶上。东西两台阶各长5米,宽1.2米,中间两台阶各长4米,宽1.4米。南边斜坡下中间有“八”字形的大台阶,其两侧呈斜坡状,残存长50厘米,一层高10厘米。 座3的墙基宽80厘米,夯层2厘米左右,夯土墙的夯层5厘米左右,墙的厚度为58厘米左右。土坯墙从台基上直接砌筑,不足外设夯筑墙基。 座3的台基与台阶之间的夯土有明显分界线,可能台基是后筑起的。 座3的擎檐柱础石属于小型,作方形或圆形,一般可容25~30厘米直径的木柱。这种柱础的筑法是先挖柱础坑,后置础石,周围填土夯实。大型柱础是先挖础坑,在底部夯筑约50厘米厚的础基,其上铺石块,间隙填土夯实。层层铺石夯打至七、八层之多,深达1.8米左右,最后放置直径1~1.2米的大石础。中柱础石直径达1.9米左右,础面一般中间低,周边高。据此而知立柱直径约为50至70厘米。 座4基址位于座3的西南。夯土台基东西32米,南北残存宽7.5米。台基上发现房柱础20个,擎檐柱洞12个,据座4柱础分布规律,复原后两端南北四排立柱,中间部分南三排立柱。东西8间,总面阔28米,进深9米左右。座4亦有台阶,其侧面皆抹2厘米的砂泥皮。台外的两级阶面宽度1.15米,其外屋檐要挑出1.2米的样子。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