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咸阳县城隍庙戏楼 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砖木结构,拱斗挑角,四面流水,台口两根明柱,将表演与伴奏分开,前后台有墙隔离,前台演出,后台化妆。台前约四五亩地旷场,可容万余观众。建国后,曾登记为“双友”茶坊,以便接待演出团体。由于演出增多,茶坊生意兴隆,在台下盖起大席篷,设置长连椅,演戏风雨无阻。1951年初,省公安厅文光剧团来此演出《红楼梦》,轰动咸阳,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戏楼于60年代拆除。 咸阳县忠显王庙戏楼 位于仁义巷中段,建于明初。砖木结构,拱斗挑角,四面流水,坐南向北,紧靠城垛,正对忠显王庙大殿。戏楼与大殿之间,有10米左右宽的院落,可容千人站立观戏。益民社、民艺社和外来戏班先后在此演出。建国后,县粮食局将大殿和廊房改作仓库,1962年拆除。 咸阳县里民局戏楼 位于中山街里门局内。1944年县参议会设此处,曾修葺一新。戏楼坐北向南,宽五间,挑角明柱,砖木结构。台前场地开阔,可容万人站立。益民社、民意社、战胜剧团等班社曾在此演出。建国后,咸阳专区文工团曾在此演出。80年代拆除。现为市人民剧团驻地。 咸阳县关帝庙戏楼 位于仪凤街东头,坐南向北,台前可容五六千人,与关帝庙相对。砖木结构,拱斗挑角,四面流水,系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所建。因戏楼位置适中,1941年前后,宣传抗日的文艺队曾在此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进步剧目,1946年因修建八保学校而拆除。 咸阳县圣母宫戏楼 位于仪凤东街,坐南向北,面对大殿,台口明柱两根,雕刻绣花门楣。台后高垛、台下正中为圣母宫大门。此戏楼为市内惟一保留比较完整的古戏楼。 泾阳县迎祥宫戏楼 位于蒋路乡安吴堡村。据宫内现存《敕建大道迎祥宫》碑石看,金元时期这里已是具有相当规模的道教宫院了。清末安吴拾义堂周夫人(即安吴寡妇)重修。迎祥宫戏楼,系砖木结构,南北两拱相连,琉璃瓦盖顶,有脊有兽,两边檐角高翘,高约10米。舞台正面四根红柱撑起前檐,约5米高,檐下雕刻、彩绘“二龙戏珠”、“飞凤朝阳”等艺术作品。合顶中央悬挂八卦太极图,四阁天花板尽画《封神全传》故事。正面木板隔着前后台,上端书写“清歌妙舞”牌匾,舞台两侧各有一间城楼,屋顶室为化妆之所,由三间磨砖刻画而成。舞台向北,正对大殿。殿前高地1米,全用青石方砖铺地,供官员士绅观戏。戏台可供观众三面看戏。1937年,中国西北青训班的戏剧工作者和省委“七月剧团”等,曾在此戏楼演出3年之久。现在戏楼犹存,但破损严重。 彬县城隍庙戏楼 位于城关小学院内,创建于明太祖洪武初年,宣德四年(1429)和弘治元年(1488)都曾重修过。戏楼为坐南向北两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约12米,戏台长10米,宽8米,向左右八字形伸展,建成供官吏、士绅观戏的长廊。戏台两边有乐队边厢,整个戏台呈扇形展开,显得协调开朗。楼顶有五脊大兽,简瓦清沟,装设精美铁制的避雷针,戏楼四角檐下,挂有风铃。戏楼布局合理,建造精致。清至民国,城隍庙每年都有庙会,正会在农历正月十五和四月初八。副会在七月二十二日,为生意人敬奉财神的盛会。起会又有演戏助兴,戏楼专供使用,善男信女云集观戏,热闹非凡。彬县人民政府曾拨专款维修。 彬县云寂寺戏楼 位于永寿县甘井乡杜家硙村。寺院建筑占地660平方米,周围古柏参天,风景如画。戏楼坐落寺内,台口向北与大成殿相对。戏楼系砖石木结构,面积3间,建筑考究,设计古雅,观众可从三面观戏。据《永寿县志》记载,明天顺元年七月(1457)重修过云寂寺。大成殿3间改为5间,两庶旧各5间增为9间,以至戟门棂星门神等均予修复。1950年拆除。 彬县毕公村戏楼 位于杨陵区五泉乡,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坐南向北,和太白庙遥遥相对。1923年二次翻新,将土木石结构变成砖木石结构,台口全用青石条砌成。楼内有四道幕柱,楼后有化妆室,两侧是木雕画廊,又是文武场面活动场所。戏楼规模宏伟,美观大方,是当地群众戏剧活动中心,每年古历二月初七演唱社戏。1965年拆除。 三原县城隍庙戏楼 又称歌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经几次修葺,至今尚好。戏楼属汉族古典建筑风格,大屋顶,高台阶,楼顶呈“重十字歇山顶”形式,全部用优质松、水磨砖、青石砌筑而成。楼外两层,上为舞台,下设中门和两个偏门。楼顶中央矗立高达3米之“明月楼”琉璃饰物,雕塑精巧,楼脊饰以琉璃怪兽,四角挑檐各挂风钟。楼正面屏幛彩绘“海水朝阳”、“夔龙对舞”图,正中竖一匾额,上书“伶人献技”。楼前长柱悬挂对联一幅:“假貌写真情莫闲看镜花水月;新声传旧事须认作暮鼓晨钟。”戏楼斗拱悬空,圆柱林立,木刻雕花,檩椽纵横。古时每逢农历八月初二庙会,楼上载歌载舞,善男信女楼下观看,大殿石栏上设立雅座,达官贵人居高下览,欣赏演出。由于年代久远,戏楼毁坏严重。1983年国家拨款重修。 杨陵洪积寺古戏楼 位于杨陵区李台乡。明万历二年(1574),云游高僧登真来到洪积村,发现村南甜水井一口,石香炉座,认为此地灵气通仙,于是化缘集资,在洪积村南修建一座寺院和戏楼。戏楼高3.5米,宽5米,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楼脊飞禽走兽,龙飞凤舞,楼口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戏楼虽不宽敞高大,但却玲珑美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洪积村的群众自愿集资,对寺院和戏楼进行了翻修。随着群众对戏剧活动的喜爱日深,不仅木偶、皮影、自乐班在洪积寺戏楼常演不衰,而且大戏亦在戏楼上演。后来两村群众建起了一座专演大戏的北戏楼,一座上演小戏的南戏楼,每年农历三月初十洪积寺戏楼演唱社戏一台,十月十日北戏楼演出大戏一台,正月十三、十月十三关帝庙前的南戏楼,要唱小戏两台。“文化大革命”中,三座戏楼无一幸存。 杨陵永安村渭阳楼 位于杨陵镇永安村。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永安镇四乡群众曾自动集资翻修一次,1958年后,一场大火,焚毁无存。据回忆,古戏楼宽5间,楼7米,砖木结构。楼脊是陶土烧成的飞禽走兽,楼口有红木柱子两根,用于张贴对联。五楞花木窗两孔,分居两侧,为乐队伴奏场地。中间有一道腰墙,把戏楼分隔前后台两部分,旁开小门两个,供演员上下场之用。前台供演出,后台化妆和休息。永安村古称永乐,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四月初六过会两次,演戏助兴,庆祝丰收。据说袁璧辉、刘金库等人曾在此楼演出《拾玉镯》、《走雪》等戏,名噪一时,流为美谈。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