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钟楼】 在东、西、南、北4条大街的交会处。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移建于现址。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昔日楼内悬一口大钟,每日击钟报时,故名钟楼。钟楼为砖木结构,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长、宽各为35.5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宽约6米的券形门洞。楼的整体为重檐复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结构,每层均施斗栱装饰,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是中国古代所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修建最好和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是一座具有民族形式的古代宏伟建筑。钟楼里还保存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诗碑。 钟楼是西安城的标志之一。围绕钟楼这一古代建筑艺术精华,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最神奇的是关于景云钟的传说。据说钟楼在迎祥观时,悬一高2米、径1.5米、重达6吨的景云钟(唐代景云年间铸造),此钟随钟楼迁徙后,“即悬,扣之不鸣”,因此不得不重铸一口重2500公斤的大钟以代之。现在钟楼所悬之钟是明代重铸的大钟。西安钟楼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 位于北院门南侧,东与钟楼对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风格。楼基总面积1998.9平方米,通高34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面设以回廊,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栱,层次分明。楼座为长方形,全用青砖砌筑,座高7.7米,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拱券门洞,门洞内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条。鼓楼南、北檐下曾悬挂“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蓝底金字木匾,均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安鼓楼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 在雁塔路南端慈恩寺内。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报亡母长孙皇后恩德,宣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寺与唐大明宫含元殿南北相对,占地26570平方米,建筑共有13座庭院、1897间房屋(包括译经院),重楼复殿、云阁、禅房,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丽的佛教寺院。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等绘有许多壁画,更使其殿堂气势轩昂庄严,唐建慈恩寺历经天灾战祸,于唐末五代渐次荒废。现存寺院为明天顺二年(1458年)后陆续修建形成。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于大慈恩寺西院敕建大雁塔。塔初建时为五层,后增为十层,经战火破坏,重修建为七层。现塔高64.517米,七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高4.2米的方形砖台,底面积45.5×48.5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门洞,可凭栏远眺。塔的底层四面均有石门,门楣上刻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大雁塔是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和古代楼阁式砖塔的精品,整个建筑高大雄伟,浑然一体,造型简洁美观,比例协调适度,风格庄严古朴,为历代诗人和游客所赞赏。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岑参、章八元、高适、薛据等都曾来慈恩寺塔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诗云:“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岑参诗云:“塔势如涌出,孤立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是题咏雁塔的千古绝唱。唐时新进士及第后,多在慈恩塔下题名留念,这一典雅的文化活动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现在寺院尚存有历代“雁塔题名”碑刻102方。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雁塔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并被列为省、市十大文物旅游窗口之一。日本、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美国等国家的元首和参观团前来参观访问,每年有100多万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游览。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 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城南友谊西路荐福寺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大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荐福寺所以成为唐代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是和游学印度、译经著说、贡献最大的三位高僧之一的义净在这里主持佛场、译经有关。唐荐福寺不仅是皇室营建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环境秀美,景色幽雅的园林。塔修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因比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建筑,初为15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13级。塔基座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38米,型体秀丽美观。清人朱集义在《关中八景图碑》中,曾对“雁塔晨钟”做过生动描绘:“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搃苍茫。”生动地反映了从小雁塔传出的悠扬钟声,把人们从睡梦中催醒的情景。小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庆寺塔】 在书院门北侧。据《咸宁县志》《关中胜迹图志》载:隋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建宝庆寺,而塔则建于唐太和、开成年间(公元827~840年),以五色砖筑成。五代时寺毁塔存。现存宝庆寺砖塔为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建,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通高23米。一层塔檐下装饰有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瑞鹤祥云、缠枝牡丹等砖雕图案和一斗三升斗栱,第二层塔檐下装饰有一斗三升斗栱、如意云头和麒麟砖雕。塔身第二、三层的六个面和第六层正东面佛龛内镶嵌着北魏、隋、唐时期的石刻造像13块。塔东侧立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宝庆寺记》石碑一通。宝庆寺华塔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阳寺塔】 在高陵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高陵县第一中学内。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于此建昭慧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隆庆六年(1572年)大地震,该院遭严重破坏,后重建。据塔下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碑石载,塔原建于昭慧院内,因昭慧院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之间,故称三阳寺,塔则名三阳塔。据《高陵县志》载三阳寺塔始建塔时间待考,但有专家据其构造特点,推断是宋代所建。现寺已不存,惟塔耸立。三阳寺塔为八角13级密檐式砖塔,圆形宝瓶式塔顶,通高53米。每层东、西、南、北四面有券门,其他四面无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两砖和牙子各两砖交错砌筑至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涩内收,各檐角微上挑。结构精巧坚固,经千年时间,几度地震,塔身毫无倾斜下沉或裂缝等现象。登塔远眺,渭北原野风光尽收眼底。三阳寺塔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观楼】 位于户县县城四街中心。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仿西安钟楼格式,原名文昌阁。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后称大观楼,又以位居四街中心,群众习惯称中楼。1949年修东北角台座;1957年大修,亮椽揭瓦并油漆;1980年加固重修楼座;1981年彩绘外部。大观楼基座一层,楼阁二层,结构为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总高24.55米,基座高6.4米。四周洞口题字:东“迎旭”,南“览胜”,西“瞻紫”,北“拱极”。现存清乾隆年间李文汉《重修大观楼记》石碑一通,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