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瓦窑堡地处东经109°39′、北纬37°08′之间,始建于元朝初年,“地当三川口,依山为堡”,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经屡次扩建,遂成陕北名堡,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 元初,瓦窑堡南北长、东西窄,围长数千步,横卧龙虎山东端。东南河水环澜,岸接平川;西连龙虎、七楞山,层峦叠嶂;北濒秀延河,悬崖峭壁;四周群山环立,南河、秀延河交汇后形成滩涂,临河砌堤,渐成城郭。明清时期,旧有堡寨间有整修,至清雍正年间,瓦窑堡“贸易者众,山西及韩城人尤多”,为陕北一带进出口物资集散地。清同治年间,回民义军入境,与驻防瓦窑堡之清兵抗衡。同治七年(1868),义军攻占瓦窑堡,年底降清。城堡内外,断壁残垣,几成废墟。八年(1869),绥德知州龙锡庆奉命于瓦窑堡招募流亡,筑城安民。男女老幼“日取黑豆半升”,参与筑城。除加固旧堡外,于堡外东南侧新筑“龙公城”,其北临秀延河至南河相交处折而向南,旁留水门一道,供汲水者出入,上建财神庙、戏台。溯南河而上留一城门,称东门,再上至长禾峁则折西而行,中留门一道(民国初改称中山门),接旧堡处筑南城门,书刻见方2米的“龙公城”门楣(修建城关粮站时拆除)。西城墙沿用旧堡西墙,临河建西城门,门额镌刻“望瑶堡”。中山门以北直去为一条铺设石板的狭窄街道,两旁排列店铺商号。 民国三年(1914),安定县知事袁廷仁鉴于堡南人烟稀少,不足以防匪,乃召集乡绅议定,扩建瓦窑堡外城(即龙公城以南城区),并规定修筑办法。“城基供百姓修窑,顶部加筑女墙,概由所修者承担。窑之地址所有者自修,则听其自便;无力或不愿修者,则由修建者稍具地价修建”,至民国五年(1916),修成外城接内城至后桥折西的新城,中山门朝南至外城南门拓宽为正街,下河滩辟有宽3~5米街道,直贯东西,称二道街,正街两旁有贯通南北小巷8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军高桂滋部第500团驻防瓦窑堡,为防红军攻城,在外城墙根修有绕城2公里的8尺宽、9尺深外壕,壕外又掘有深5尺、直径1丈的上万个梅花窖,女墙内隔十步建有炮楼,并对南部原有城墙进行加固。 陕甘宁边区时期,县城小有维修,未有大的建设。民国三十二年(1943)始,奉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在城郊祁家湾坪修筑子长陵,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告竣(详见《文物》)。民国三十六年(1947)四月,瓦窑堡被胡宗南部占据,县级机关建筑物大部夷为平地,子长陵成一片废墟,民居有十之六七被毁,街道两旁原有房屋大多被拆,木料用于修筑工事和生活燃料;民国初修建的“天主堂”只留些许瓦砾。 建国后,县城建设发展迅速。50年代,修建南河、县河桥梁2座,老城与域外交通沟通;几番加固河堤,整修街道,完善市政设施,并有小型楼房出现。60年代,民居渐趋在河东、祁家湾、冯家屯、陈家坬、后桥、西门坪修建,县直单位办公地址亦相继散居老城外。70年代以来,改石板街面为柏油街面,兴建陈家坬桥、瓦窑堡大桥2座,城内外交通贯通,城市自来水、照明、邮电等公用事业得到改善。1990年,县城范围东至豆制品厂,西至陶瓷厂,南至团结煤矿井口,北至石油库,面积224.77公顷;县城居民6772户22926人(包括暂住人口),拥有民居1.90万孔(间),人均居住面积7.20平方米,有3~6层楼房47栋;街道扩展为宽18米的混凝土路面,自后桥至祁家湾浑然一体;县直机关驻地渐趋东移,工矿布局于西南和东南一线。 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934~1937),安定、赤源、秀延、子长县和瓦窑堡市苏维埃政府在境内相继建立,由于地处国共对峙区域,政权不够稳定,县(市)政府曾在周家崄、安定、阳道峁、玉家湾、瓦窑堡、白庙岔等处立足,虽为县级机关驻地,却未及兴工修建。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