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历史上自然灾害较多。根据上自周朝,下迄民国36年(1947)的资料记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593次。其中旱灾占53.2%,水灾占14.5%,虫灾占13.3%,冻、震、风、雹灾占19%。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变化,灾害给人民生活造成的威胁有所减轻。但据记载,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旱灾和水灾的发生率仍比较高,合计约占各类灾害的90%以上。其中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仍居自然灾害之首,约占80%左右;水灾次之,约占近10%;风、雹、冻、震、虫灾和干热风合计约占10%左右。 第一章 旱灾 旱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危害最为严重。据已收集到的史料记载:自周幽王二年(前780)至民国36年(1947),本市共发生旱灾316年次。按1979年颁发的《陕西省受旱和严重受旱试行标准》分析,中旱占54.1%;大旱占32.6 %;特大干旱占13.3%。从灾害发生的季节看,夏季发生的旱灾最多,后果也最严重;其次为春夏连旱和春旱;再次为夏秋连旱、春夏秋连旱和秋旱。还有冬春连旱、冬旱、秋冬连旱和秋冬春连旱。 解放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旱抗旱措施的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干旱的威胁仍然相当严重。 据记载,本市较大的旱灾情况如下: 隋开皇六年(586) 七月旱,米粟涌贵。 隋开皇十四年(594) 五月旱。七月大旱,人饥。 唐永淳元年(682) 春旱,日色如赭。 唐开元元年(713) 自上年秋至本年二月不雨,人多饥乏。 唐开元二年(714) 自上年秋至本年正月不雨,人多饥乏。 唐开元十二年(724) 韩城等6县九月旱。 唐天宝十三年(754) 水旱相继,大饥。 唐宝应元年(762) 旱蝗疾疫,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 唐贞元十九年(803) 正月至七月不雨。 唐元和六年(811) 六月,华、同州属韩城等10县旱。 唐元和八年(813) 夏,华、同州属韩城等10县旱。 唐大和元年(827) 夏,同州属韩城等6县旱。 唐大和八年(834) 夏,华、同州属韩城等10县旱。九月,同州属韩城等6县旱,虫伤损秋稼。 唐大和九年(835) 秋,华、同州属韩城等26县旱。 后唐清泰元年(934) 秋、冬旱,民多流亡,同、华州属韩城等10县尤甚。 后唐清泰三年(936) 七月丁亥,同、华州属韩城等10余县自夏不雨,京畿旱。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 同州之韩、郃、大、白等县饥。 宋淳化元年(990) 正月至四月不雨,凤翔府、京兆府、乾、同州所属韩城等25县旱。 宋天圣五年(1027) 同、华州属韩城等9县旱。 宋天圣六年(1028) 同、华州属韩城等9县旱。 元元祐二年(1315) 五月,奉元路韩城等26县饥。 明洪武十七年(1384) 九月乙卯旱,伤稼。 明宣德三年(1428) 韩城、郃阳等20县,自正月至五月不雨,豆、麦旱伤。 明宣德九年(1434) 五月至七月亢旱,田苗槁死,人民饥困。 明万历十五年(1587) 韩城、郃阳等9县大荒疫。先是连年亢旱,是年尤甚,米涌贵,斗值三千钱,人相食。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自上年六月以来不雨,三辅嗷嗷,民不聊生,草木既尽,剥及树皮,夜盗成群,兼以昼窃,道殣相望,村空无烟。 明天启七年(1627) 韩城等8县六月旱,斗米七钱,死亡遍野。 明崇祯六年(1633) 陕西旱,饿殍遍野。韩城四至八月不雨,麦秋无收,冬无雪。 明崇祯十三年(1640) 秋,全陕大旱饥。十月粟价腾涌,日贵一日,米斗三钱。至次年春十倍其值,绝粜罢市。木皮石面皆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道殣相望,十亡八九。韩城等9县夏旱。米斗值二两五钱,草木食尽,人相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旱。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大荒,人多饿死。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 陕西旱,饥。韩城岁荒。 清康熙六十年(1721) 陕西旱。延及秦岭北韩城等数十县。 清乾隆二年(1737) 关中韩城等25县,秋禾被旱40余日。 清乾隆十二年(1747) 韩城等15县自正月至五月不雨,六月雨有三寸,百姓趁雨紧种,而后直至十二月未降雨。无收。穷口嗷嗷,三四日不得一饱。有生子不能乳活,弃之道路。有饥寒交迫,乞食无门,死为饿殍。 清乾隆十三年(1748) 陕西各属旱。关中韩城等27县,入秋缺雨,高亢之区早禾不无枯槁,晚禾渐见黄萎,约计收获不过二、三、四成。 清乾隆十五年(1750) 陕西夏大旱,民饥。韩城等6县,秋七月旱。 清乾隆十七年(1752) 韩城、郃阳等21县秋禾被旱成灾。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关中、陕北旱。韩城等4县夏雨愆期。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韩城等21县自七月至八月,未得透雨,俱受旱。 清乾隆五十年(1785) 韩城岁饥,里民皆仰给社仓。次年,无以偿,逃亡益甚。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陕西大旱。韩城、郃阳等4县秋大旱。次年,韩仍岁饥。 清乾隆六十年(1795) 韩城等6县秋大旱。 清嘉庆五年(1800) 陕西三月旱。韩城等5县,秋大旱。 清嘉庆十年(1805) 陕北、关中大旱成灾。长安等51厅、州、县秋禾被旱成灾。韩城等4县秋复大旱。次年三月粮价昂贵,斗粟银至一两五钱。 清嘉庆十二年(1807) 韩城等4县种麦后,历冬无雪,次年又无雨泽。 清嘉庆十五年(1810) 陕西秋大旱。韩城等33县因雨泽愆期,收成歉薄。 清嘉庆十八年(1813) 夏,韩城等33县雨泽稀少,秋收歉薄。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韩城岁荒。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秋,关中积月亢旱,谷价骤昂,民之告饥者过半。韩城等29县,夏秋被旱,冬季少雪,收成屡歉,人民无食,造成大量死亡。次年春、夏无雨,粮价陡涨。 清光绪三年(1877) 秦晋历冬经春及夏不雨,赤地千里。 韩城先年因旱秋田薄收,麦未下种。饥民见物为食,因吃草木灰、山白土而死的人很多。碑文《荒岁歌》记:榆树皮,蔺根面,一斤还卖数十钱。大雁粪难下咽,无奈只得蒙眼餐。山白土称神面,人民吃死有万千。饥饿甚,实难言,头重足轻跌倒便为人所餐。别人餐还犹可,父子相餐甚不堪。人肉竟作牛肉卖,街市现有煮锅煎。至四年六月间,留人不足十之三。 清光绪四年(1878) 夏粮颗粒未收。冬天奇冷,冻饿致死的人很多,不少地方发生人吃人的惨事。灾后狼鼠为害惊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韩城秋田薄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小麦每亩只收二三斗,棉秋无收,麦未种上。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陕西夏大旱,灾区至56县之广,饥民至数十万之多,渭北30县为最。据记载,韩城饥民因无粮可食,以树皮、野菜充饥,吐泻黄水,约有10%人口死亡,粥场吃舍饭的人,死亡约计20%。芝川镇南门外,有“万人坑”,专门掩埋饿死的人。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麦无收,棉未种,至四月初才落雨。 民国6年(1917) 韩城等6县,春缺雨,旱象已成。 民国17年(1928) 因先年旱,麦未种好而歉收。夏、秋季,又大旱,秋田、小麦未能下种。 民国18年(1929) 旱地未收麦。农民下黄河滩挖苦苣、蔺根、小蓟和采集榆叶等充饥。 民国19年(1930) 陕西从17年起,三年不雨,六料歉收,渭河以北各县为最重。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为祸之惨,空前未有。 韩城夏、秋仍旱,秋田大歉收,粮价陡涨。 民国20年(1931) 春雨稀少,狂风日作,二麦枯萎,棉未下种,农民无力交纳田赋,全县里长于2月密商“拔柜”,持续数月。 民国21年(1932) 小麦受旱,又遭晚霜。 民国22年(1933) 陕、青、晋等10省旱。被灾70余县,韩城灾情极重。 民国26年(1937) 去秋因旱多未下种,至本年4月,将近10月之久,仍未落雨,棉花亦不能下种。 民国34年(1945) 冻、旱、风、虫相继为害。尤以北固(今王峰地区)、澽源(今薛峰川一带)、盘惠(今西庄、盘龙一带)、龙泉(今夏阳乡境)、乔南(今苏东乡)等乡亢旱尤甚,已将麦苗犁去十之五、六。春,因旱风成灾,棉、谷未播。 1955年 入春以来,未落透雨,特别是4月以后落雨更少,旱象日趋严重。不仅夏田减产,更影响了棉花、早秋出苗生长。 1957年 嵬东、城关、龙门、薛峰等地受旱,受灾面积2.54万亩,减产58.7万公斤。 1960年 干旱、霜冻成灾,受灾面积25.7万亩,减产433.86万公斤。城乡普遍是“低标准,瓜菜代”;干部、群众中不少人患浮肿病。根据中央指示,实行“劳逸结合”。 1961年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干旱无雨,降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4毫米,土壤4~5厘米含水量减少到5%以下。龙门、板桥、王峰、嵬东、盘龙、昝村、芝阳、芝川等地区成灾面积达4.47万亩,减产粮食117.25万公斤,受灾人口7.12万人。 1962年 小麦受冻害,减产28.5%。夏收后旱灾,晚秋有2万亩枯死和烧芽。成灾面积16.43万亩,减产粮食450多万公斤。灾情严重的盘龙公社共70个村,秋收后有20个村无口粮可分;每人分粮在百斤以下者有30个村。 1963年 “秋分”至“立冬”遇旱,46%的秋庄稼因灾减产。粮食约减432万公斤,棉花约减54.2万公斤,油料约减2.24万公斤。 1966年 上年9月至本年3月,干旱持续180天。虽降雨22次,总量仅132.6毫米,比连续8年平均降雨量少40.2%。全县成灾面积32.41万亩,其中无收的1.65万亩。 1967年 自上年10月上旬到本年1月下旬,仅降雨12.9毫米,干旱长达107天。 1973年 自上年秋播后,连续160多天未落透雨,夏田作物遭受严重冬旱和春旱。8月上、中旬又出现高温伏旱,持续25天,使部分晚玉米晒花,豆类枯干,秋田减产。 1974年 上年10月上旬到本年2月上旬,仅降雨17.5毫米,出现长达120天的干旱。 入伏以后,又发生干旱,旱原晚秋有1.5万亩无收成;其他作物亦程度不同减产。 1977年 上年12月上旬至本年4月下旬,仅降雨10.8毫米,出现长达136天的干 旱。全年降雨量仅399毫米,是1957年以来21年中降雨最少的一年。 1978年 持续干旱,受灾面积21万多亩。 1979年 上年10月以来的5个月中,本县累计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1980年 上年9月下旬到本年3月中旬,出现为期178天的冬春持续干旱。其间仅降雨26.1毫米。全县夏田作物七成因旱枯死,成灾面积20余万亩,减产1444万公斤。 1981年 从3月24日到7月15日,113天无雨,严重影响早秋的生长和晚秋的播种。 1982年 上年冬10月上旬到是年3月中旬,仅降雨29.1毫米,出现长达162天的干旱。3月24日到7月15日,仅降雨89.3毫米,干旱又达113天。 1983年 上年冬至本年春,150天未落透雨,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四至五成。 1984年 上年10月至本年春140多天未降透雨,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六至七成。 1985年 发生早春旱和伏旱。 1987年 冬春连旱,小麦生长期降水仅148.8毫米,比常年减少50%。全市夏田仅收5970万斤,比上年减产47.4%。 1988年 乔子玄乡因干旱、霜冻、干热风相继出现,致1490亩小麦受灾,452亩秋田减产。较严重的庙底等10个村,夏季口粮接不上秋粮。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