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浒西庄遗址 北距武功镇约2公里,东临漆水,南依水,处于两水相交的三角形台地上。遗址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武(武功镇)杨(杨陵)公路横穿中部,公路两旁断崖上可看到古代文化堆积层、灰坑、窑址等,堆积层厚1~6米,地面上散布着大量的残陶片,经发掘遗迹内涵较复杂,出土遗物丰富。 陶器 以夹沙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篮纹、绳纹最多,同时盛行附加堆纹。此外还有少量划纹、戳刺纹、镂孔以及极少量的彩绘等。主要器形有鼎、斝、大口深腹罐、喇叭口园肩罐、单耳深腹罐、单耳杯形罐、敛口罐、深腹盆、浅腹盆、刻槽盆、碗、灶以及豆等。这些遗存大致可分早、晚两期。早、晚两期陶器在某些器物形式上虽然有所区别,但在重要器类、陶质、纹饰等方面并无明显变异,某些器物形式既见于早期又见于晚期,故早、晚两期是紧密衔接,连续发展的。 房屋 房屋遗迹多为方形半地穴式,四壁即为屋墙,在某一面墙的中央有突出于屋外的门道。一般门道较短而且窄,底部与居住面平齐,屋墙与居住面均涂一层草拌泥,然后再抹一层白灰面。在居住面迎门处设有灶,灶面平,灶的周围划有很规整的一道圆圈或二三道同心圆圈作为灶的界限。在发现的12座房址中,其中有一座较为特殊,除了有一突出于墙外的门道之外,在房屋东南与西南两角及西墙与东墙中央均有一与门道形状相似的长方形突出。这种形状的房屋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中还属少见。在这座特殊的房址居住面上,有在灶址周围涂一圈红彩和一圈黑彩及在墙裙高6厘米处涂红彩的情形,这些发现为研究原始建筑装饰提供了可贵资料。 灰坑 形式较多,有袋形、筒形、椭圆套联形、勺形及不规则形等。袋状坑为常见形式,约占三分之一。这种灰坑形制较大,最大的口径约4米,底径约6米,深4米。袋形坑形体虽大,但出土物却很少,有的坑底部还发现木板及谷物痕迹。椭圆形套联坑只发现4个,虽为数不多,但颇具特色。 生产工具 计有斧、铲、刀、镰等农业生产工具约占45%,其中尤以石刀数量为多。这一情况表明,当时人们是以从事农业经济为主。用于收藏谷穗的大型袋状坑容积可达80立方米,明显地反映了当时农业较为发达,有较大的收获量。 根据对浒西庄遗存的木炭、白灰面等6个标本测定,浒西庄遗址确定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类型,遗存年代可大致估计在距今4700~4400年左右。关中地区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并不很多,其中进行过系统报导者更少。武功浒西庄遗址的发掘,较大地丰富了关中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资料。 浒西庄遗址是石璋如先生于1943年考察发现,1958年文物普查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渭河考古队再作调查。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武功考古队又作重点复查,随即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整理编写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种33号《武功发掘报告》。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