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关,因竹林茂密得名。关城遗址位于丹江南岸,为丹江与银花河交汇处。北距龙驹寨镇45公里许。清前分属古商县、商洛县、丰阳县、山阳县辖;民国由商县、商南、山阳共管,遂有“鸡叫一声听三县”之说;解放后隶丹凤县,为原竹岗区,今竹林关区公所所在地。 [CHAAD] 竹林关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巡检司,清咸丰十一年(1861)置千总。该关为陕、豫、鄂结合部之重要关隘,与漫川关、荆紫关相呼应。现存有明、清多次重修之关城遗址,该城以两相对峙之周公、桃花二寨为屏障,城垣东起东巷西(尚有灌浆石堤一段,深淤地下3米许,并有石城门墩二,石门槛一),西至娘娘庙巷东(有位于城西北隅明万历年间之刘姓九女坟可稽),南达霍姓南墙根,北至城隍庙后墙。约东西150、南北70米。城虽狭而东关延至邢家村;西关由娘娘庙伸延到老爷庙——魁星楼(为过风楼,稍东犹有盐店巷)——刘家村。全长约三里许。城内建筑多具南国风韵,1954年为丹江洪峰彻底淹没,仅留基址较高的城隍庙。今街俗称后街或新街。 丹江为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之纽带,竹林关是连结龙驹寨和荆紫关码头之码关,为陕、豫两省船只中转站。船、客两帮均有帮会,船帮初于东城门外建杨泗庙。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另择城南基址,新筑船帮会馆,包括正殿、献殿、厢房、门额、乐楼等整组建筑(现区公所使用)。每年“六月六”,为船帮庙会。1932年,贺龙率红三军转战竹林关,军部设于船帮会馆。除此,古建筑尚有城隍庙(仅存大殿)及旧日颇具规模之观音寺、娘娘庙、财神庙、周公庙、桃花公主庙等,今多已倾塌。昔日盛传的“一百担三庙”(实有一柏、三庙)、“斗大玉石匾”,亦不存留。近年经彻底整修市容,竹林关被《建设报》誉为“陕南集镇之一颗明珠”。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