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武关城遗址,在龙驹寨镇东42公里,上伊国道南侧。为秦之南关。它和东面之函谷关、西面之大散关、北面之萧关并称“关中四塞”。关中即因居四关之中而得名。其地界“秦头楚尾”,为“秦楚咽喉”、“关中锁钥”。 武关城,北依少习山之岩险,东、西、南临武关河谷之绝涧。“山环水绕、险阻天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有“重关天塞控神州”和“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左传·哀公四年》载:“秦哀公四年(前533),楚既克夷虎,及谋北方,将通少习以听命。”说明春秋已设少习关,即自战国更名之武关(关北主山迄今沿称少习)。《战国策·秦策》载,商鞅败亡前曾来关下叩关遭拒。由明太仆寺南镗所撰《重修武关碑记》得知,该关重修于明正德五年(1510)。经现场勘察,今城墙夯土亦断为明城。城址呈长方形,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夯土板筑,原高8米、厚3.4米。东、西、南各有一门,为砖石包砌券洞,上有城楼。各门均有楷书阴刻石额,西门为“三秦要塞”;东门外额为“武关”,内额为“古少习关”。“文化大革命”中城毁碑失。迄今,武关城墙仅余东、西门一带夯土数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后,1986~1987年陆续将所失三块题额征回。城内历代衙署,现已无存。1980年商洛地区文物普查时,在武关城址发现篆刻“武侯”、“千秋万岁”等瓦当及篆书“武”字板瓦。1956年,武关小学在西墙附近取土时,发现类似西安龙首村出土之五角形汉代陶质下水道管。此后,历年多次出土铜鼎、铜钫、铜剑、铜矢及大量陶器和碎片。1988年,商洛地区在文物普查时,又于武关发现汉代陶窑三处,汉墓一座。凡此,均可作为战国及汉代在武关置关设衙之物证。武关城址街道整齐,现为武关乡政府所在地。 关于武关历代设戍防守情况,据《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迁弘农都尉于武关。《汉书·王莽传》载,刘玄更始元年(23),武关都尉为朱萌。《隋书·炀帝纪》谓:“于上洛以置关防。”清康熙《续修商志》载,唐开元十八年(730),守武关副都尉名阎敬珣,继任萧元昶。《直隶商州总志》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武关设巡检司。清乾隆二年(1737)添设营房。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衙门,门庭五间,大庭五间、班房十多间。大门悬“武关城守营”金字大匾。门侧有州官罗文思所书“古少习关”巨碑(据传铺于武关东街街心水渠)。其衙门解放后为粮站占用。“文化大革命”后粮站改建为库房。现城中仅存西门内侧清道光时重修的关帝庙大殿及乐楼。原城东南隅之魁星楼,西南角寺嘴子石佛寺,龙王庙、乐楼及菩萨、财神、火神诸庙,均已先后塌圯。武关自古被称为“关门不锁敌难犯”、“关门不锁夜犹开”,“雄关拒万夫”之军事要塞。关东四道岭(吊桥岭)有“秦楚分界墙”。岭巅,原有关门、吊桥,岭外一道,不容并骑,诚为天险。墙侧设有前、后烽火台(详见本志《秦楚分界墙》),迄今此墙及烽火台尚存。 [CHAAD]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载:“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清顾栋高诗云:“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武关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兵事频冗。清谭嗣同之《武关》诗云:“横空绝磴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秦楚交战,斩首八万”即战于丹、淅之滨,后楚怀王被执于武关。杜牧《题武关》曰:“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崔融诗:“六里青山天下笑,张仪容易去还来”,皆指此。刘邦克武关,成帝业;邓晔得武关,灭王莽;赤眉入武关,动摇汉室;桓温及刘裕军破武关,前秦、后秦覆没;郭子仪整军武关,吐蕃夜遁;黄巢出武关,转战中原;红巾军入武关,“三辅”惊恐;李自成出武关,后建大顺;白莲教、太平军、义和团攻入武关,震撼清廷。1932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与军阀刘镇华部亦激战于武关西之寺底铺。 秦关楚岫之武关,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山水绮丽,旧曾有“八景”: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砚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岩仙迹、蟒冷神芝、玉泉串珠。驻足武关之历代墨客骚士,咏诗作赋者有韩愈、元稹、白居易、杜牧、岑参、李商隐、寇准、温纯、何景明等,留传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毛泽东主席曾亲书唐代李涉《再宿武关》诗,以抒情怀,励国人。1959年,林业部曾在武关召开全国16省(市)核桃现场会议,并勒石树碑于西岗。 1982年6月7日公布为丹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中国名胜辞典》。1992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