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岔孝义厅城遗址在今药王乡营盘行政村大山岔自然村。 《孝义厅志》载:“乾隆四十七年,陕西巡抚毕沅奏请,自咸宁(今长安)太乙峪(今大峪)南,由药王堂进至旧县关(今柞水县城),再南至兴安(今安康),北境七百里为扼要地,应添驻西安分府同知一员。”四十八年(1783)始拨咸宁、镇安、蓝田三县地数百里,设孝义厅。由于当时以界牌湾为界,南属镇安,厅城设大山岔。 大山岔孝义厅城为土城墙,东南西三门楼为砖墙,总面积1890平方米。大山岔因两面环水,一面环山,出于军事的攻守需要选厅城于此。城依山势和龙潭河水去向而筑,总体呈东西方向,但不规则。东西长178丈,南北宽53丈。城周长462丈。 城墙用黄土夯打,基址深5.5尺,宽5.7尺。东高西低,高处1.1丈,低处6.7尺,城墙顶宽3尺,以屋瓦覆盖。同知署在城内东部,面南靠北,有房3楹,28间;巡检兼司狱署在同知署西,有房二楹,22间;都司署在巡检兼司狱署南,有房一楹,6间,门楼一座;城隍庙在城中心,房3间;兵房在营盘街,67间。城西山上,建炮台三处,有兵房12间。城东南山上建烽火台一处,兵房1间。有居民49户,骡马店3处,饭馆、肉铺各1处,京货店1处。其它商业、作坊均在营盘镇。 乾隆五十三年(1788),城内仅有居民49户,多住木架、土墙瓦屋。清嘉庆二年(1797)七月,白莲教进攻厅城,官军力据镇守,双方激战两日,城内房屋焚毁过半。嘉庆七年(1802)八月,大雨十多日,河水暴涨,冲毁厅城。嘉庆八年(1803),迁厅城于1日县关。现存东门城楼墙一角和城隍庙三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