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子长县安定故城遗址地处今本县安定镇。据史籍载,宋设安定堡,蒙古宪宗二年(1252)设安定县,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直为县治所在地。现元、明、清城墙犹存,县衙(署)建筑改为民居,1984年县政府将县衙旧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定城始筑于宋代庆历中叶,蒙古宪宗二年(1252)依山筑城,历经明、清两代数次修葺,至清道光年间,形成“周围长五里三分,联东关城共九里七分,高二丈八尺,池深一丈五尺”,建城楼3座,城门4道。“西门曰义城;东门曰迎旭,朱公尚义改为翊文(1668年易名);东关东门曰仁和;北门曰拱极。今改西门曰永清,东门曰联壁,东关东门曰朝阳,北门仍旧”。 据旧志并碑记载,安定土城于宋代修筑后,规模甚小,元代有小型修补,未曾扩城。明洪武二年(1369),“千户曹忠重修东西两门,直街一道”。至天顺年间(1457~1464),“居民殷繁,乃分析城外”。成化中叶,边烽告警,县令郭演、徐彬相继于城东关抱锦屏、文笔两山与内城连西门桥之西筑堡,即为新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山城坍圮,盗窃间发且闻边警,遂重加修葺,并建御侮楼1座。二十四年(1545),伐石砌城基,以小石包女墙。万历十七年(1589),因“外贼渝盟,城上下皆砌以石,又砌阑马墙一道”。四十三年(1615)始,用砖石帮砌内城,东门、西门筑瓮城,四十七年(1619)告竣。崇祯四年(1631),安定城陷,七年城又陷,榆林巡抚拨银千两,修东关城与内城,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东关城,五十二年(1713)大修城关内外。嘉庆年间重加补葺。同治年间,回民义军攻进县城,城池遭到破坏,至民国初,城墙千疮百孔,城门大部毁坏。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驻防安定后,加固东门、西门,沿河堤城墙筑炮楼4处,靠山城墙建了望楼1处。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谢子长率众攻克安定城,县衙监狱、大堂被毁。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城迁址瓦窑堡,安定废城为镇。 安定故城地处东经109°30′、北纬37°10′,距瓦窑堡15公里。故城南依凤翼、锦屏、文笔山,北临秀延河,城东西长2700米,南北宽1500米,原有文庙、城隍庙、财神庙、龙王庙、成宫寺、娘娘庙、关帝庙、老君庙、真武庙、祖师庙、谏垣坊、奎聚坊、平政坊、儒林坊及孝行坊、节妇坊尽毁,县署建筑改建为民居,西门至东门已辟为横贯东西的马路街道,城墙砖石大部挪作他用,现只存留墙基遗迹,北部水门尚存,门楣题词笔迹依稀可辨。 建国后,安定城内建筑逐年加增,至1990年底,民居占地面积14.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1万平方米,住宅式样以传统窑房为主。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