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寺又名兴唐寺,俗名增寿观,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处的荒草坪沟与楼房沟交界处。此处松竹葱翠,岗峦平旷,溪流涓涓,野花遍岭。清初,当地土人掘地,得铁佛、洪钟各一尊,其洪钟铭载“大明嘉靖二十年(1541)九月”。故此,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复修西寺。次年,民众又捐款增修西寺殿院、客堂等,建筑群规模甚大,为三进二院,殿堂、厅堂共60余间。院落依地势布局,建有山门。第一大院有钟鼓二楼,拜庭三间,至二院设牡丹亭、水榭等。院内廊道、客堂别致。后院内牡丹、芍药、竹、棕、松、柏、凌霄等花木四季盛开;溪水、鱼池清澈,游客四季不绝,增寿观香客络绎不绝。西寺楼、殿、亭、榭错落有致,可与张良庙媲美。咸丰年间(1851~1861),寺内道佛相争,佛盛道弱,僧人捐助银两,修建佛堂,将原正殿扩建为十间,大殿气势雄伟,俏丽典雅,雕梁画栋,古色古朴。殿内塑佛祖像高4.3米,十八罗汉排列两侧;钟楼内洪钟高2.3米,口径1.2米,上铸铭文,早晚击之,鸣声震山川;两厢房屋多间,道人十余名被赶出寺院。西寺对面开设酒楼、客栈、马厩如林。山岭竹林、松林遍野。此时,西寺面积已达十余顷,周围群山松涛如海,竹林成片,风景秀丽,钟声、鼓乐喧天。僧人早晚诵经撞钟鸣鼓,震域十里之遥。西寺庙会,每年定为农历三月初三,香客游人达万人之众。每逢庙会,农畜特产、药材、毛皮等产品交流繁忙,商贾大都为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地巨头。 清朝末年,西寺香火日渐衰败。著名诗人陈庆怡《西寺闻钟》曰: 万籁渐沉寂,微闻西寺钟。寻声到古刹,山顶多青松。 老僧类枯木,破衲松下缝。问客何处来,门外白云封。 西寺破败于中华民国之内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年,仅存残庙垣壁。1958年,寺院全被拆毁,洪钟被砸,铁佛失落。今西寺已圮,特记述之。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