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四十八窟窿逆水而上十五里,是褒斜栈道在今留坝县东北的最后一个乡即柘梨园乡。再北上十五里,水西一座崖壁,高约数百米,顶上有坡耕地。后依大山,三面沟壑,其正面崖表原呈赤红色,古称“赤崖”,今称“红崖里”。地属宝鸡市太白县王家塄乡西坝村。蜀魏之争的三国时期,在这里留下很多遗迹。 《水经注》曰:“《诸葛亮与兄谨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今大水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又‘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后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诸葛亮此书信中多处所言之“赤崖”就在这里。 但因唐宋间褒斜改道,《元和郡县志》、《舆地纪胜》、《关中胜迹图志》、《汉中府志》、《褒城县志》、《地名大辞典》等都把“赤崖”写在南郑(汉中)或褒城。《留坝厅志》为了纠正谬误,在《志传叙》中说:“其误入他境而不可辨者赤崖。《水经注》明言,亦崖为褒水所经,褒水不在南郑境地,赤崖盖在(留坝)厅东北,西江口之红河崖,后人以赤崖误红崖耳。循河而上二十里有四十八窟窿(地名),其孔在山腹…”。《留坝厅志》虽对《元和郡县志》和《舆地纪胜》等谬误之纠正基本正确,但说的仍不确切。又误把四十八窟窿当成赤崖。唐人孙樵《兴元新路记》中说:“自白云以西,并涧皆阁道,行十里岩上有石刻,横为一行,曰:‘郭淮造’凡三字,不知何等人也。又三十里至芝田驿皆阁道,卒高下,多碎石。自芝田至仙岭,虽阁道皆平行,往往涧谷中有桑柘,民多聚居,鸡犬相闻。水益清、山益奇、气候甚和。自仙岭南行十三里,路左有崖,壁然而高出。其下殷(闻)其有声,如风怒薄冰,里人谓之‘鸣崖’,岂石常鸣耶,抑俟人而鸣耶。又行十五里至二十四孔阁”。 按《兴元新路记》记载,可以这样推断,“白云”即今太白县白云乡,“西行(应为南行)十里岩上有石刻,应是古迹街。又三十里至芝田驿”,“芝田”顾名思意为邓芝屯田处,就是今天的红崖里。“皆阁道”即指赤崖栈阁。自芝田到仙岭再鸣崖,至南二十四孔阁。“仙岭”今佚其名。但“涧谷中有桑柘,民多聚居,鸡犬相闻”和“山益奇、气候甚和”等描写,就指的是留坝县柘梨园乡磨坪村和柘梨园村一带。磨坪村有擂鼓滩,即为“鸣崖”。因崖鸣有锣鼓声故名。此上有“混水沟”,此下“水益清”;对面有“老鹰崖”、“兔儿岭”,故此“山益奇”。这里气候也较太白境内温和的多,且山势闪开,土地平坦,居民居住集中。今虽不存柘树,但现名“柘梨园”亦多桑树、梨树,农民善于养蚕。 从孙樵的这一段记程,可以看出太白县王家塄乡西坝村红崖里,就是唐代的“芝田驿”。赵云、邓芝失利箕谷,败退屯田于此故名。按地势和赤崖南北石崖上均存栈孔多处与《诸葛亮与兄谨书》言“其阁梁一头人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亦完全相符。不仅赤崖两岸可以驻军,而且崖顶也是赵云、邓芝隔河喊话的地方。诸葛亮死后,魏延退军先烧之栈阁也在这里。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