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皆因河滨沙砾筑之,常遇山水暴发浸啮,城根砰磕雷动,数年则圮。清嘉庆十一年(1806)兵变,居民荡离。11月,巡抚方维旬览其厅疆地理,虑其军政民旅,察其天时地利,认为需建新城;西安守军德楞泰等认为留坝为栈道要路,该厅系抚民同知衙署仓库、兵房、监狱,须有城捍卫,遂联名奏章交军机处呈上,要求更立新城,移建于太坪岭(今太平山)。随后,奏章核准,由留坝厅同知任奎光于嘉庆十三年(1808)承修,于嘉庆十六年(1811)竣工。同知任奎光《新建留坝厅城垣记》有详细记载。清《留坝厅志》曾将其文载入:“城围长三百四十三丈,垛口五百二十有五,计一里八分五厘;城身高二丈二尺,其上垛堞高六尺,其下入地深五尺;底宽二丈二尺,顶阔一丈二尺有奇;内土外砖,堞墙、排墙、女墙海漫皆以砖;南北门台城楼二座,南日阳德,北曰寿安;角台二,炮台三,马道四,水洞四,水道三十,堆房三,东南倚山,西北濒紫柏河,经始于十三年,造成于十六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坍陷五十三丈二尺,同知吕朝选修之。道光二年(1822),坍陷四十九丈一尺,同知唐锡铎修之。今北门迤西复陷九十三丈有奇,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之。崇墉孔固,水带山环,诚一方之保障也。然而,城之内太平山居其半,文武官廨居其半,兵房居其半,卒鲜隙地以处民故;商旅皆居南城外焉。”新城建成,又经多次维修,继建坛、祠等,气势雄伟磅礴,尤南北两门高8米,台楼3层,飞檐翘角,极为壮观。城墙用糯米浆与石灰掺沙土板筑,石条围沿,十分坚固,以防决口。中华民国初年(1912),城墙及城楼依存。1958年后,因基本建设用料,逐年拆砖取石,毁为壕口。现仅存太平山沿山城墙一段,长200余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