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灵岩寺又名药水岩。位于城南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的山岩上,依山临江,座东向西。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该寺由两个天然洞穴组成,分山门、前洞、后洞。前洞景阔,洞口高约25米,宽约50米,深60余米,呈虎口型。洞内卧一石龟,洞中大雄宝殿下端坐毗庐大佛像(始塑于明正德六年),伴以菩萨、接引二佛。宝殿前有三株高约20米的棕树,人称“唐棕”,恰似“佛前三柱香”,1962年风折一株。“唐棕”前有鱼池,水自洞内引入,清澈见底。左右各有厦房三间。最前的望江楼栖崖面江而立,高三层,气势宏伟。由前洞向南,崖上清泉汩汩,传“能疗百疾”,故名“药水洞”。傍崖前行数十米,过“奈何桥”,即是后洞,名罗汉洞,又称白鹿洞,不及前洞宽大,中间有一钟乳石柱,柱后石龛侧卧一巨大睡佛,周围群佛伴立。洞口原有十八罗汉,各具形态。1966年“文革”中被毁。后经人民政府数次拨款修葺,使灵岩寺逐渐恢复了原貌,并增添了部分建筑。现内藏历代碑碣刻石110余块,有“小碑林”之称,成为本县一处游览胜地。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