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冰桥”和“涸瘦”是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变化的两种奇景。 一、黄河冰桥 隆冬季节,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封冻,有的地段冰层较厚,形成联接两岸的天然桥梁,称黄河冰桥。 自河面形成稳定的冰盖起,至冰盖破裂开始流水之日止,为封冻期。封冻期,始于12月10~12月20日,止于翌年2月20~25日,一般50~70天。封冻期,十里龙槽被冰雪覆盖,其上的冰层“小雪流凌,大雪合桥”。数九寒天,冰层可高出两岸,不仅景象壮观,而且形成冰桥。当河槽初封时,人们看到狐狸等野生动物的足迹,就知道下面冰层较厚,可以通行。因此,民间有“狐仙踩线”的传说。 宜川衣锦渡与山西吉县冯家碛隔河相望,冬季结冰坚实,车水马龙,由于位于壶口之上,故称此冰桥为“上桥”。龙王辿、七郎窝一带河面封冻时,平如坦途,人马往来,川流不息,称为“老桥”和“神桥”。 据记载,明末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起义军将领王嘉引领起义军乘黄河冰封时,由壶口一带过“冰桥”,攻克山西吉县。 清末,转战陕北一带的西捻军,于清同治五年(1866),由梁王张宗禹统帅,在西龙王辿强渡黄河冰桥,越吕梁山,救援东捻军。 黄河冰桥为促进秦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一定作用。 二、黄河涸瘦 黄河水量剧减,水面变窄,水深变浅,有时出现短时期的的河水变清,或接近涸竭等现象,当地人称为“黄河涸瘦”。 “黄河涸瘦”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很少出现,故作为黄河的一种奇景。据文献记载,黄河在宜川、吉县段,曾发生过多次涸瘦。 隋大业十二年(616)河水清。 唐高祖武德七年(625)九月,黄河水清。 明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年(1405)正月十八日,河水变清。 清雍正四年(1726)十二月十一日起至雍正五年(1727)正月初七日止,黄河澄清共27昼夜。 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四日黄河涸竭,自七郎窝至蛤蟆滩(约15公里)越辰已二时复起。 光绪二年(1876)十一月壶口瀑布以上水断流数十丈,半日方接。 光绪三年(1877)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四年(1878)正月初八日,河水清42昼夜。 民国六年(1917)、十八年(1929),黄河干涸。 1981年5月15日(农历4月12日),黄河水流逐渐变小,山西吉县王家塬乡原头坡下的河水,由原来的300米宽,变为10数米宽,人踩着河心石头能达到彼岸,河水接近澄清。这样延续了19天,到6月3日(农历5月2日)上午10时左右,河水逐渐增多,并出现浑浊,至6月10日(农历5月初9日)流量趋向正常。 1987年,黄河水清见底达两个月。 黄河短期水量骤减,一般与中上游地区气候干旱有关。 冬季是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气候严寒,河面封冻,有时冰层堵塞也可导致某些河段涸瘦。 其他季节,如发生严重干旱,河水仅靠上源区冰雪融水和沿途地下水补给,水量大减,再加上河谷平原灌溉用水与城乡用水量大增,以及河面蒸发量增大等,到壶口一带水量更少,流速减慢,携带泥沙能力降低,因而出现河清、涸竭或断流现象。例如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壶口以上地区很少降雨,特别进入2月以后,100多天滴雨未落,一些黄河支流同时断流,地下水补给也明显减少。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