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85年房屋普查,城内尚存明、清时期民宅四合院建筑1100座,其中保存完整的有700余座;房屋共2634栋,其中保存较完整的254栋,改建和部分改建及破损的共2380栋。这些民宅多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平房,砖窑或砖窑上建砖木房屋的较少(一般砖窑上都建1层房屋,多属清乾隆年后所建)。据旧房契约查得现存完整砖木结构四合院平房宅居挂面市巷3号王家院(明万历年已建有)、胜利上巷5号任家院(明天启年建)、田丰年巷1号院(明崇祯年建)、吕二师巷4号吕家院(清初建)、李学士上巷6号原刘增泰家院(清乾隆年建)、常官上巷4号刘家院(清乾隆年建)、贾盘石上巷4号曹家院(清同治年建)、新明楼下巷11号李家院(光绪初年建)等都是较典型的官绅富户宅居。这些住宅有一进式或前厅后院几进式四合院;一般北正房和相对倒座房为5间(也有东正房和相对倒座西房),有穿廊式、穿廊虎抱式(正中厅间门窗向里缩回),正房左右耳房、前两侧厢房(各3间)多为出檐平面式。房建极为讲究。水磨雕花砖墙,门框、额枋、斗拱、椽檩起架,五脊六兽阳合瓦布顶,窗棂、门框等刻以多种式样花卉鸟兽、人物。典型官绅富户砖窑房宅有原北大街104号中医院(明代末年建)、106号盛振唐家宅(清乾隆末年建)、99号原张嘉柱家院(清道光年建)、76号姬家院(清道光年建)、103号县外贸家属院(清光绪年建)、李学士中巷8号杨家院(榆城仅此一处石窑,清嘉庆年建),万佛楼下巷2号叶家院、3号康家院(均清嘉庆年建,1979年拓宽二街道大半拆除),上帝庙巷17号叶家院(清光绪年建)、李学士上巷12号胡家院(清光绪年建),芝莆上巷4号王军余家院(清光绪十年建)。这些砖窑四合院正窑为5孔,窑前两侧多对称厢房(3间),正对前为倒座厅房;窑面接穿廊抱厦,斗拱举檐,五脊六兽青瓦布顶;窑上建砖本硬山阁楼,门框、斗拱、椽檩起架,窗棂图案形式多样,五脊六兽青瓦覆顶。整个窑建高低错落有致,富丽堂皇,优美壮观,成独具一格榆林窑建四合院形式。明、清初时期,窑建都较小,砖窑长、宽、起拱高各为4.5米、2.7米、3米左右。清乾隆年后,所建砖窑一般长6~6.5米,3~3.5米,起拱也高。 居民大门建造极为讲究,主要有明廊柱飞檐翘角亭楼式和水磨雕砖墙、门框、额枋、斗拱、椽檩起架式,都为五脊六兽阳合瓦布顶。马头墙砖雕有“鹤鹿献寿”、“天官赐福”及花卉流云等图案,斗拱、额枋彩绘,额板刻“书香及第”、“耕读之家”、“树德务滋”等颂词,大门内两侧置石鼓墩或石狮,有功名者大门外左右树旗杆。大门按风鉴之说避开直对主宅,靠左或靠右建,大门内外建照壁或隐壁,壁上雕砖图案多样,并刻楹联。进大门还置二门,较狭小,有的为“月亮门”式。 平民百姓宅居大多也为砖木结构瓦房,但简陋、低矮,有的房墙外表砌砖,内垒土砖坯,椽檩起架,单檐平出,平瓦兽脊布顶,大门建筑也不甚讲究。有的贫穷人家则在钟楼山、东山一带打土窑洞居住,亦有土窑洞外接砖砌面口的。宅室内,富家用白灰粉刷墙壁,青砖铺地,设雕花木暖阁,火炕、炕围油漆彩绘;穷人家土炕破锅台。富居分卧室、书房、客厅、厨房等,穷户则厨、住不分。 榆林城的四合院形式有4种:独式四合院,东、西、南、北房建布局成单独四方天井院落,独开大门、二门;两院式四合院,两个院落建筑一线排列,隔墙分隔,共开一大门,各院独开二门,形成一进两开的两个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两个以上的四合院相互连通,由院落间过厅穿通的也称前厅后院式,旧时达官显贵多为此种四合院,另外则是由正房左右侧通道相连各院落,穿院式四合院多,共开1个大、二门,也有在整个穿院前后均开大、二门的;毗连式四合院,两个四合院平行布局,院墙分隔进出一个门道,各分设大、二门。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