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庙宇 明初,榆林庄即建有天界寺,正统年间改称寿宁寺(今梅花楼)。明成化年起,在大筑榆林城垣、修建各衙署的同时,盛修建庙宇官祠。据万历《延绥镇志·镇城图》标记,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先后建有寿宁寺(明正统重建)、东岳庙(成化年建)、玄帝庙(成化年建,天启年改建后称上帝庙)、圣母祠(成化年建)、时恩寺(成化年建)、凌云寺(正德年建)、城隍庙(正德年重建)、戴兴寺(正德年建,原为总兵戴钦家佛祠)、龙王庙(嘉靖年建)、马王庙(嘉靖年建),以及万历年所建观音庵、洪济寺、圆觉寺、龙泉寺、三清祠、大举寺、海潮寺、金刚寺、五景观等庙建21处,建余子俊等官祠有6处。清代,仍盛行建庙宇,并将明代一些官祠扩建成寺庙,如官秉忠祠改建为官福寺,张天禄祠扩建为延寿寺。至清末,榆林城东山寺庙、庵观林立,迤逦排列连成庙宇建筑群,有“驼峰拥翠寺夹庙,殿宇楼阁映红霞”景观之称。全城庙宇总数达50余处之多,规模较大的有戴兴寺、老爷庙(即关帝庙、在戴兴寺东部)、洪济寺(在戴兴寺北部)、天神庙(今榆林中学)、马王庙(今地区党校)、寿宁寺(今梅花楼)、大龙王庙(今市政协)、准提寺(今市第二小学)、定慧寺(今地区第二医院)、无量殿、金刚寺等。这些庙宇几经整修形成各庙建群体,院落有一进或多进,庙殿有1层或2层,殿、配殿高低错落有致,全是歇山顶造形,墙面均为水磨砖或雕花鸟兽砖,斗拱飞檐、五脊六兽阳合瓦布顶。其中戴兴寺、寿宁寺、金刚寺很具明代以来榆林庙建特色。主体庙殿均为两层,底层通用大砖砌成一横枕大穹窿券洞(本地称枕头窑),外接木结构额枋斗拱,双重飞檐明廊;上层建砖木结构楼阁,亦有纯木结构楼阁,斗拱层层上叠,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此外在天神庙、老爷庙(关帝庙)等寺庙内建有琉璃九龙照壁4座(“文革”中尽毁)。清末以来,许多庙宇先后改作学校、工厂、仓库、机关等,古庙宇建筑逐渐拆除被新修建筑取代。“文革”期间,仅存古庙建筑也遭浩劫。进入80年代,戴兴寺、金刚寺等少数庙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维修,但未完全恢复原貌。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