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笔架山是地质构造奇特,山峰造型各异,气候变化多端,动植物谱系复杂,集雄、奇、险、秀、幽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1989年,陕西省文物普查队考察后,给予“南若峨嵋之峻峭,北胜华山之艰险,东似黄山之异秀,西如庐山之壮观”的评价。1990年,省旅游局规划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日昕,省地质局旅游地质专题研究组组长郭溥海,地区城建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何健生来县考察后认为:特有的地质构造,奇特的地貌特征,是全国其它名山所不能具有的,它有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即使是近年开发的张家界、九寨沟也逊不可比。 笔架山,属化龙山分支于岚皋境内的南宫观山主峰。南北走向,横贯花里境内突起三峰并立,左右峰稍低,中峰略高,直冲霄汉,宏伟壮观,形似笔架而名。它座落于岚皋、平利间,东经109°03′,北纬32°15′,海拔2267.4米。据地质考察,主峰为火山爆发形成,其岩浆残迹清晰可见;主峰两侧古冰川遗迹明显。山体裂隙、断层、褶皱较为发育,使之形成峰峦叠障,沟峡谷深,沟壑纵横,溶洞泉水,石林险峰的地貌特征。北部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禽走兽,各类药材极为丰富,是天然动物的王国。北宋靖康元年(1126),南宋建炎初年(1127)间,达官显贵为避金兵骚扰而于笔架山建南宫观,后成为今为人知的本县最早的道教宫观,有房舍10余间,道士、道姑10余人。中峰有一巨大花岗石墩,名金顶。原意为远避金兵侵扰之高地。因此,碑石有:“金虏寇陕西,豫贼侵河南。何处干净土,惟有笔架山”诗句。清初,南宫观为兴安总兵任珍镇压农民起义军所毁。后复修大小房舍19间,嘉庆年间改建观音殿,供奉“弘一大仙”。张弘一(又作宏一),贵州省湄潭县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自幼家贫,傭工养母。母卒后,四川仁寿县觉钟寺出家,在湖北郧西县极乐寺当方丈。后来陕南笔架山结草为庵,习修练术数年。他与别人交谈,亦惟以孝、悌、忠、信常道应之,非高谈元妙之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初二,了道笔架山。相传肉体成仙,土人即于山上建弘一庙。清道光、咸丰、同治时,先后敕封为弘一大仙。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弘一庙会。民国八年(1919)笔架山碑文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唯兹笔架,既高且名。因有仙人,肉体成神。坐化莲池,遐迩震惊。既蒙国封,又受民尊。千秋香火,四方咸宁。遥叩西天,降此圣僧。笔架胜景,不可不铭。故作山志,以垂后世。”笔架山以它秀丽的景观和神话传说,而成陕南名山。 峰南侧险崖有宝莲洞,乡人就此建庙,庙基遗址约3000平方米。庙外向左数步,两石对立,中有小径,名石门子。出此睹鸡公石挺立,石笋高标。下有由五瓣石片组成的莲花盆,盖壁泉水常流,清甜爽口。盆内水满不溢,久旱不涸。又有古木奇石,互相掩映。主峰四周约20平方公里,石笋林立,犹如万箭待发。东、西、南、北天然石门与四周石林奇景相连,形态各异。出东门数里,接迦佛垭石林群,有和尚石、唐僧取经峰、三星峰、恐龙石、相依石、天外来客、盆景岭、仙人洞、三柱香、一线天、登山人群峰、豆腐崖、鳖上树、人面兽身、熊猫石、惊天动地、仙女戏和尚等奇景异观;经海螺石,立南门外悬壁俯瞰,有大小天象石、六秀峰等,栩栩如生;西门侧望,古木怪石,五光十色,令人心旷神怡。西门外数里有险崖,山腰有一溶洞,相传洞内有黑龙兴妖作怪,每逢山洪爆发,洞内浑水如涌,直泄响水沟。曾有几个冒险者进洞探险而死。某年因一巨石垮塌封门,洞内之谜至今待解。洞口有石门柱、石门坎、石船、钟乳石倒挂,千姿百态。洞口外有“走马转鼓楼”扶摇直上;出北门,登天梯,上金顶,“一览群山小”,茫茫林海波澜壮阔,山风呼啸如涛如涌。笔架山不仅有天工制作的石林景观,还是动植物的天然王国。其中森林面积达4万余亩,树4000余种。树龄在千年以上有云杉、冷杉、华山松、白皮松、高山栎、槭等,珍稀名贵树有珙桐、垂枝云杉、铁坚杉、野荔枝、杜仲、厚朴、楠、银杏等;花卉有紫白玉兰、玉簪、梅、桂、海棠、杜鹃、四季等;药材有黄莲、党参、细辛、天麻、七叶一枝花、头顶一颗珠、黄柏、灵芝、金钗等数百种;野生果有猕猴桃、地麦泡、救兵粮、野山梨、毛栗、猫屎瓜、江米条等。森林内动物种群达30余科近百种,有大鲵、蛇、鴙、锦、鸡、鹤、鹰、鹂、金丝鸟、云鸟、熊、豹、灵猫、羚羊、林麝、青羊、老虎等,属国家保护的鸟、兽达20余种。笔架山“古木怪石,互相掩映,此皆天造地设,令人叫绝,真仙境也”。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