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山位于县城东北约20公里,蒲村乡崛山沟村之北。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珍珠洞碑记》:“此山灵空窾窍。多石室穴窟,故称崛山。”一说东晋时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此译经,观此山与印度释迦牟尼说法处之耆阇崛山相类,故以名之。《一统志》名曰耆阇山。两峰对峙,巨壑中分,故有东、西崛山之分,均为南北走向。东崛山长1.5公里,主峰海拔1530米;西崛山长约2公里,海拔1651米。两峰相距约2.5公里,壑中有通往麟游人行小道。山势陡峭,断崖迂回,树林茂密,奇观胜景无穷。循崛山沟而上,先东山,后西山依次排序,其名胜有:洞沟门、龙凤坪、瘦驴岭、景阳洞、八仙台、二阳洞、三阳洞、珍珠洞、三皇洞、莲花洞、皇经台、伽蓝殿、天王殿、睡佛殿、罗汉崖、朝佛殿、梳妆楼、东石碣、西石碣、舍身崖、文殊殿、香山殿、梅花石等,为岐山县旅游胜地,旧志列“崛山名刹”为吱山八景之一。 其上多险妙之境和天然石窟,兹择尤简述如下: 景阳洞 在东山的瘦驴岭上。深20、宽25、高15米。洞内旧有无瓦房21间,并有岩缝溜水积聚所成的滴泉一眼,盈而不溢,清澈可饮。其东北悬崖间有八仙台、二阳洞、三阳洞等石窟,无路可通,必须攀索登梯而上,险不可言。 珍珠洞 在东山顶的西部。其境峭壁千仞、危崖若坠。崖半有石洞多所,俱西南向。昔人凿崖架设栈道以通各洞,但须匐身缩足而过。其最西一洞,名珍珠洞。洞内有椭圆形巨石,高大约丈余。表面满身锈结小石子,状如米粒成串,又如蜡融汁淋,颇似珍珠簇聚其上,故名珍珠石。站立石上,南望山外,则相距百里之遥,且隔以崇山峻岭的渭河、秦岭之水光山色隐约可见,故称奇观。珍珠洞的左方,又有皇经台、三皇洞,均在陡壁危崖间,下临深沟,茫茫莫计寻丈。欲至其境,必须攀素猱升而上,或缘木蟹行而过。 西山诸胜 西山万木丛生,穿林而上,有羊肠鸟道七十二盘。山上五峰拱罗,势若戟列。南峰有天王殿、睡佛洞、十八罗汉洞等。中峰有梳妆楼、琉璃殿等。东西二峰称为东石碣、西石碣。东石碣突出如塔,高耸插天。其南崖幽深险僻,鸟迹罕到。俗传妙善公主尝舍身于此,故称舍身崖。北峰称为香山,其上有妙善公主殿,殿壁有连环悬塑,工艺可观。 岐境旧多僧寺,而以崛山僧寺最为著名,故称崛山名刹,本县旧志列为岐山八景之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