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长安县少陵原上,安葬着唐代一位少数民族的将领——论弓仁的忠魂,他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英勇奋战,屡建奇功。他死后,魂归长安,名标青史,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民族团结的楷模。 论弓仁,本为吐蕃族,其父论钦陵,是吐蕃的宰相。武则天时,论弓仁不愿民族之间互相仇视,征战连年,生灵涂炭,故率他的步骑兵7000人归顺于唐朝,被武则天封为左玉钤卫将军、酒泉郡公。 论弓仁先后经历大小战役多达数百次,从未打过败仗,所以唐玄宗李隆基赐他“宝玉、甲第、良田,等列莫与比。”论弓仁虽出生于少数民族的所谓“番邦”,但他忠于祖国,反对分裂,作战骁勇,屡建功勋,所以仕至骁卫大将军,朔方副大使。后来,他在边城生了重病,唐玄宗关怀备至“遣上医驰视。”卒年66岁,赠拔川王、谥曰忠。并葬于唐代京都之地的少陵原上。 宋代大学者张礼,在寻幽访古时,曾到论弓仁墓凭吊怀古。张礼在《游城志记注》中记有:“过高望(堆)。西南行至肖艾墓读碑:由赵村防章教寺墓,经拔川王论弓仁墓,下勋荫坡,入牛头寺。”其注曰:“论弓仁者。吐蕃普赞之族也。其相普赞,戎言为宰相为论,因以为氏……葬赵 村,张说(丞相)为碑,今已毀,字无存者,独其题额在焉。” 论弓仁英勇戍边,保卫祖国,所以在唐代封官赠王,死后葬于京郊,由当朝宰相书写碑文留念,显示了唐朝对民族团结是何等的重视。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