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乐宫遗址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至七年(公元前200年)二月,由丞相萧何主持在秦兴乐宫基础上营修而成。遗址在今未央宫乡的阁老门、张家巷、讲武殿、东唐寨、西唐寨,汉城乡的雷寨、罗寨等村庄一带。宫城“周回二十里”。据考古探测,宫垣东西长2900米,南北宽2400米,周长106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6。宫城平面形制略呈方形,南墙在覆盎门西有一曲折,其余各墙都为直线。宫城为夯筑土墙,厚达20多米。宫墙四面各设一座宫门,其中东、西二门是主要通道,门外有阙楼称为东阙和西阙。南宫门与覆盎门南北相对。东、南两面临城墙,西隔安门大街与未央宫相望。长乐宫内有14所宫殿,均坐北向南。其中前殿位于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永昌殿等;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长亭殿等。另有温室殿、钟室、月室以及秦始皇时在兴乐宫中建造的高达40丈的鸿台。长乐宫是西汉初年的皇宫,高帝刘邦七年迁都长安后,即在这里接见群臣与朝会诸侯,为当时的政治活动中心。从汉惠帝起,西汉皇帝移居未央宫听政,长乐宫仅供太后居住,从而形成了“人主皆居未央,而长乐常奉母后”的制度。由于长乐宫在未央宫之东,故又称为“东宫”或“东朝”。长乐宫从惠帝时失去正宫地位,但由于是母后之宫,尤其是后来吕太后临朝称制及外戚专权之时,长乐宫仍成为左右朝政的政治中心。《雍录》载:“惠帝自未央朝长乐。武帝亦曰乐朝廷辩之。七国反,景帝往来东宫间,天下寒心。师古曰:‘谓咨谋于太后也。’”王莽时改长乐宫名为常乐室。西汉末年,更始帝仍以长乐宫为皇宫。后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盆子被拥立为帝,也以长乐宫为皇宫。 三、未央宫遗址 位于未央宫乡西马寨以北、大刘寨以西、卢家口以东。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七年(公元前200年)始建。由萧何监督工程,为皇帝朝会之处。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多次发掘,未央宫平面呈方形,四面各有一门,周筑围墙,东、西两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2250米,周长合汉代21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总面积1/7左右。东、北两门外有阙,称为东阙和北阙。据文献记载,宫内主要建筑有前殿、宣室、温室、清凉、麒麟、金华、承明、高门、白虎、玉堂、宣德、椒房、昭阳、柏梁等殿和天禄、石渠两阁等,共40余座。 未央宫在西汉之后是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的理政之地,使用时间达360多年。 前殿遗址 前殿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居全宫中轴线南端夯土台基北部,至今残高达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约200米,有前、中、后三大殿,是利用南北向的龙首山丘陵修建的高台建筑。台基由南向北分为三层台面,中间台面是大朝正殿,凡皇帝登基,朝国群臣,皇家婚、丧大典大礼等均在此殿举行。前殿两侧有东厢、西厢;北部还有宣室殿和皇帝下朝后所居的非常室,以及清凉殿、温室殿等等。 官署遗址 距前殿西北880米,有一管理全国工官的官署遗址,西距未央宫西宫墙105米,发掘总面积9600平方米。围有夯土墙,围墙内有外壁柱,对称分布。除东墙外,其余三墙均有廊。墙外均置斜坡散水。院内中部有一南北的排水渠将其分为东西并列的两座院子。东院东西宽57米、南北长65.5米,有北、西两门,院内有两排共6座房屋。以南排西房面积最大,达215.04平方米。西院东西72.7米、南北65.5米,有两排共7座房屋。东、西院内均有天井、地漏、回廊等遗迹。 前殿西北400米处,又发掘一处官署遗址,高出地面1米多,发现有成排的柱础,内有封泥,是西汉皇室的少府或其所属的官府遗址,是执掌皇室钱财物品收入开支的管理机构。 椒房殿遗址 位于未央宫乡大刘寨村西180米处,是皇后居住的宫室。1981~1983年发掘探明,面积12392平方米,发掘回填仍作村民果园。遗址南部是大殿,北部是院落和小房子。发掘资料表明,有正殿、配殿、厢房及宫内暗道等建筑。 出土文物有汉代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另外还有汉代铜器、铁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品等。 麒麟阁遗址 麒麟阁,汉未央宫阁名。《庙记》云:“麒麟阁,萧何造。”《资治通鉴》卷二十七胡三省注:“麒麟阁,在未央宫中。张晏曰:‘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像于阁,遂以为名。’”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思股肱之美”,图画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十一人像于麒麟阁,“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是以表而扬之”。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即自此开始。麒麟阁遗址在今未央宫乡小刘寨西北。 天禄阁遗址 天禄阁,汉未央宫藏书阁名。西汉初由丞相萧何主持营建,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三辅故事》载:“天禄、石渠并阁名,在未央宫北,以阁秘书”;汉武帝刘彻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图书、档案馆。汉成帝时,曾命著名学者刘向、扬雄等人在此阁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典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每一书成,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辩其讹谬,叙而奏之”,并著有《别录》,故刘向被后人誉为我国目录学之鼻祖。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秉承父业,总括群篇,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为纪念刘向的功绩,后人在此阁原址上修建了刘向祠。天禄阁遗址在未央宫乡天禄阁小学内,今尚有高约10米、边长约20米、底部呈正方形的夯土台基可见。并立有文物保护石碑一座。 石渠阁遗址 石渠阁,未央宫藏书阁名。西汉丞相萧何主持营建,位于未央宫的西北部,距天禄阁约520米。因阁下有石为渠导水,故名石渠阁。石渠阁是西汉时期国家最大的藏书阁。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后汉书·翟酺传》载:“孝宣论六经于石渠,学者滋盛,弟子万数。”此阁为一座高台殿阁建筑,现仍有一南北65米、东西67米、高约8米的夯土台基可见。石渠阁遗址在未央宫乡小刘寨村西南、周家河湾村东。 柏梁台遗址 柏梁台,汉未央宫台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春建。《三辅黄图》卷五载,柏梁台“在长安城中北阙内”。柏梁台铸铜为柱,是一座高达二十丈(合今约47米)的高台建筑,因此台建筑以香柏木为梁架,“香闻数十里”,故名柏梁台。又因台顶之上置有铜凤凰,故亦称为凤阙。柏梁台遗址在未央宫乡卢家口村,今村东仍有一高约7米的夯土堆遗址可见。 四、桂宫遗址 位于今六村堡乡夹城堡、民娄村、黄家庄与铁锁村一带。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建。位于长安城中西部未央宫之北,南邻直城门大街,东以横门大街与北宫相隔,西近汉城西城墙,北界雍门大街。《三辅黄图》卷二载:“桂宫,汉武帝造,周回十余里。”据考古勘察,桂宫宫城平面形制为长方形,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880米,周长5360米。宫中主要建筑有龙楼门、鸿宁殿及明光殿、走狗台等。桂宫以紫房复道南通未央宫,又从明光殿以飞阁跨城西连建章宫神明台。班固《西都赋》曰:“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桂宫是汉武帝时的后妃之宫。汉成帝为太子时,曾居此宫,后为太后退居之处,如《汉书·平帝纪》载,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七月,贬“哀帝后傅氏,退居桂宫”。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军攻入长安,进驻桂宫。 五、北宫遗址 位于汉长安城未央宫东北、桂宫以东,在今六村堡乡袁家堡一带。《三辅黄图》卷二载:“北宫,在长安城中,近桂宫,俱在未央宫北,周回四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北宫建筑富丽堂皇,宫中有“珠帘玉户如桂宫”的前殿,还有用以供奉和举行祭祀神仙活动的寿宫与神仙宫,以及皇太子居住的太子宫、甲观、丙殿、画堂等。北宫与未央宫之间,以紫房复道相通。北宫主要作为后妃之宫,多居住一些被废贬或不得志的后妃。西汉初年,吕太后死,诸吕势力被翦,孝惠张皇后(张嫣)被废处北宫。哀帝亡,王莽贬皇太后赵氏(赵飞燕),亦徙居于北宫。汉代帝王也以北宫为游乐之处。《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时董偃“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戏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又《汉书·霍光传》载:昌邑王刘贺曾“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弄鸵斗虎”。 六、明光宫遗址 明光宫为汉长安城离宫,遗址在汉城乡楼阁台村西侧。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修建。位于长乐宫以北,群众俗称“梳妆台”。今楼阁台村西残留4个环丘形夯土堆,北面有一东西向的夯土台阶,是明光宫残存的宫城殿阁遗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汉长安城遗址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区。 七、武库遗址 位于汉长安城内南部,长乐、未央两宫之间,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兀前200年),吕雉为之改名灵金藏,惠帝即位后以此库存藏禁兵器,名曰灵金内府。王莽末年被战火焚毁。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发现,1975~1977年进行勘探和发掘。 武库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80米,南北宽320米。四周筑有围墙,内部另有隔墙,围墙和隔墙各有门。共有7个仓库,内隔墙以东有4个,以西有3个。两组仓库以内隔墙南部的门沟通。7个仓库大小形状不一,平面都呈长方形,夯土筑造,四面有门。从遗存的础石、木炭灰烬和砖瓦推知,每座仓库都以夯土墙分隔成若干间,周边立木柱,房顶盖瓦。一号和七号房址已发掘。一号房址东西长197米,南北宽24.2米。7号房址东西长190米,南北宽45.7米。从部分础石的放置情况看,库存的长兵器应是放在木质兵器架上。 武库遗址主要出土有兵器、货币、建筑材料、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遗物。武器分铁、铜两大类,有剑、矛、戟、铠甲、刀、戈、镦、斧等,另外还有陶弹球。货币有西浞五铢、汉半两、王莽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货布等。建筑材料有各种砖、瓦、铁钉和“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12字瓦当。生产、生活用品有铁棒、锛、凿、铜斧、铁斧等。现己回填保护。 八、汉俑作坊遗址 位于六村堡东南、汉长安城西北角,面积约14000余平方米。1956年以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和西北大学历史系师生多次进行过调查。1990~1991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 发现的遗迹主要有7座烧制陶俑的窑址,窑址的平面呈马蹄形,2米见方,分窑床、火膛等几个部分。其中一号窑前室和窑门已被破坏,火膛平面呈梯形,现存长1.8米,东面宽2.6米,西面宽1.18米,膛底低于窑床面1.02米,有厚约5厘米的烧结面。火膛两侧壁由双列土坯顺砌而成,厚52厘米,土坯已烧成青灰色。窑床平面近梯形,长2.95米,西面宽2.6米,东面宽2.9米,床面呈青灰色,有厚20厘米的烧结平面,南北壁为单列土坯,用于隔出烟道。烟道有3个,中间一个较大,口宽40厘米,进深35厘米,后接烟囱。烟囱匮壁呈弧形,残高25~37厘米,底低于窑床面10厘米。南、北两个烟道口宽30厘米,进深46厘米。窑场周围有当时制作陶俑的操作场地。遗址内出土、采集的文物主要有陶俑、建筑材料、铜器、石器等。陶俑有人俑、动物俑两类。人俑主要有立俑、跪俑和裸体俑以及16件陶俑头。俑的头部、躯干、腿、足分段制作,俑头残件往往两耳处前后断裂为二,推测当时制作系由前后范合成。裸体俑有躯干、臀部、腿和足,无双臂,臂部外侧横贯一孔,直径0.9~1厘米。人俑以不着冠者居多,头顶结有形式不一的发髻。动物俑主要有模制的马、猪、鸟俑。马头和马身为半模合成。铺地砖饰卷云、弧线、圆圈和菱形花纹。空心砖同饰素面和动物两种。瓦当皆为云纹瓦当。还有铜印章、五铢钱以及石墩、石臼等物。 九、汉陶窑遗址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队《汉长安城窑址发掘报告》称:1987年在汉长安城内发现汉陶窑遗址,1990年春、秋两季发掘汉长安城21座陶窑遗址。“二十一座窑的窑室面积总和为84.2平方米。”“窑址分为三组,其平面布局呈三角形。第一组,七座窑址,位于这群窑址的东北部;第二组,八座窑址,在第一组窑址西南62米处;第三组,六座窑址,位于第二组窑址东52米,第一组窑址南29米。”“窑址均为半地穴式,挖于生土中。二十一座陶窑形制、大小相近,一般由前室、火门、火膛、窑室和排烟设施(进烟口、烟道、排烟口)五部分组成。”这群窑室的生产规模可由第三组窑室的两座窑室估算出来。第一窑室面积3.9平方米,装俑坯414个,每平方米装坯105个,第二窑室面积3.7平方米,装俑坯368个,每平方米装坯99个。 十、汉砖窑遗址 1956年在谭家乡阎家寺村西发现。共两座,一南一北。北窑破坏严重。南窑虽有残破,但仍存形象与结构。窑门残存高1.4米、宽0.7米。窑室分火膛、窑床和烟道三部分。火膛在窑床前面,占窑室的1/4。东西最宽处1.68米,南北长0.7米。窑床底面平坦,为旋置砖瓦坯的地方。东西长2.38米,南北宽2.1米,烟道设在窑室后壁,壁面平直。在正中挖有深20厘米、宽30厘米长的长形烟道,由底部直露地面。在此烟道两边各距64厘米处掘有方形烟道各一条,深厚与正中直烟道相同。每条烟道距窑底35厘米处各宽7~8厘米。火膛中有残存的草木灰炭渣。窑内出土有粗绳纹筒瓦、细绳纹筒瓦、粗绳纹板瓦、方砖、云纹瓦当、三角纹瓦当等,为西汉晚期所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