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洞位于洛南县城以北27.5公里石门镇罗家沟,它是秦岭支脉逶迤东南而成的一个哈斯特地貌溶洞。四周群山青秀,烟霞轻绕。松柏苍翠,幽然若仙境。游人纷至沓来,无不感叹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之奇景。 山前古时建有大悲寺1座(今不存,已改建为罗沟小学校舍)。明万历十三年(1585),大悲寺有一僧人见一梅鹿奔跑,尾追到半岩,发现了洞口。自洞口弯腰入洞,便是宽23米、高9米的洞厅,宽敞幽静,可容数百人。登上50度斜坡,如果脚踏某一响石,即会发出嗡嗡声响,再进便见石形奇异,钟乳悬垂,钟笋林立,或像竹苞突出,或像灰包铺地;左旁石门帘下,有如石佛一尊正襟端坐于莲花瓣上,侧洞壁上石流纷挂,粗细匀称,花色奇特,称“珠翠屏”,石钟、石蚪排列左右;自石门墩入内,即为第二正洞(中洞),宽30米、高10米,洞内钟乳石悬垂数丈,形象肖物,各具一格,或形狮而蹲,或如牛而卧,或像柱而直立,或似塔而高耸;有些如三五个僧人闭目对坐,有些似石佛端坐守门。乳水滴下亮得有如蝉翼,小得有如鸟儿的眼睛,乳水四溅好像霜落林木。上有仰天池1口,居中有5米高的百花峰,恰像山峰耸立。前者莲花池,水清见底,石立水中,恰像亭亭玉立的莲花。北有葡萄洞,壁上乳石,似葡萄串串簇簇,垂及地面。后有万景洞,似千佛齐会,天柱支撑着无限高山。又有盘龙洞,引龙潭,活像蛟龙翻出水面。无井洞里,活像十八罗汉排列有序,活灵活现。锣鼓洞内,投击一石便可发出锣鼓声响。中有雪花洞,洞口使人顿觉冬寒。南有牛皮洞,宛如一牛皮钉在墙上。入后有黑风洞,站在洞口似有黑风吹来。再进是玉米花洞,满像炒熟的玉米花,粘遍石壁。葡萄洞后仍有很多小洞,高不见顶,深不见底,洞口窄狭,不易进入。 洞中泉水,当地人称作神潭,如黑龙潭、九龙潭、佛潭。大旱之年,山民常到洞中祭神取水。 洞口高约2米,宽1米。入洞后便是宽23米,高9米的洞厅。洞厅宽敞可纳数百人。洞内奇景叠现,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洞深约800米,有8个支洞呈环形分布。有幽邃曲折的小径将各洞巧妙连通。形成大洞回环,深不可测,小洞蜿蜒穿插其间的奇妙景致。处处锺乳悬垂,石流分挂。其境有“黑龙探幽”、“柏柱擎天”、“莲池映趣”、“银佛禅座”、“群峰竞秀”、“神塔迎客”、“双警苍穹”、“石流纷挂”、“牛皮悬天”、“万景争辉”、“玉岩淋露”或玲珑剔透、或翡翠披散、或怪石嶙峋、或山峦叠显、有如牛而卧、有如狮而踞、有如僧而坐、有如笋而生,“葡萄洞”葡萄串串簇簇、“锣鼓洞”锣鼓阵阵连连。“玉米花洞”苞花粘满,“黑风洞”黑风扑面,令人目迷神醉。给游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四百余年来,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对玉虚洞的题咏不少。如清代诗人李楷曾咏《玉虚洞》一首:“嵚崎碧岫白云隈,洞里神工信异哉。喷气迷空惊雨集,奔雷飞火有龙来。何年丹鼎烟犹澹,此日瑶田手自栽。仙简霞文钟乳嫩,中天又见化人台。”全诗盛赞玉虚洞奇幻迷离的天然景象。玉虚洞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诗云:“天工巧成玉虚洞。风光旖秦山中。神力造设万千景,醉倒游人话逸情。”如今玉虚洞正期待着揽胜探幽的四方游客的光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