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位于宝鸡市区北部的陵源上,南距火车站0.5公里,始建于元末明初,邑人杨轨山等修建,为明代辽东道人张三丰修道处。《明史·方伎》记日:“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明宣德八年(1433),侍郎张用瀚重修。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里人赵世风重修。数次修建,皆有碑铭记其事。屡经修葺,扩建,道观面目皆非,宗教活动亦烟消云灭。
民间曾有“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五尺半”的说法,言其观之高,若置身于金台观玉皇阁前平台上,居高远望,真是心旷神怡,景象万千。
观前月台依崖砌造,高耸壁立,气势雄伟,可供游人流连小憩,凭栏观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铸造的铁旗斗一对竖平台左右。斗旗、风铃、游龙戏凤等饰件盘绕其上。素有“金阁流霞”之誉的玉皇阁为其观门。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日光照射,金碧辉煌。东西两侧山门,一名“栖霞”、一名“卧云”。观内建筑分东、西、中三个部分。中部后依崖凿洞,洞口修云檐门,洞名为修真、朝阳、飞仙。修真洞门上悬有明成祖朱棣于天顺年间封赠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之敕书。中轴及东西两侧院建有后稷、三官、三清等八大殿。西北部有八角形东华亭一座。观内有古柏数株,传说为三丰亲手所植。并有无根树歌碑、金台古观全图碑、张三丰遗迹记碑、瓜皮书碑二幢等。瓜皮书碑是民国时仿三丰吃西瓜后在木屏上所书的唐人诗一首。诗云:“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细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问路不通。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北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
金台观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现有玉皇阁、三清殿、八角亭、三丰洞等。玉皇阁为二层楼阁,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梁,四周围廊,底层外檐斗拱为三踩出单昂,二层外檐施三彩如意斗拱,出昂瘦削尖曲。整体结构采用通柱做法,二层施腰檐平座。
三清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外檐斗拱为三踩出单昂。三丰洞为黄土窑洞式的寝祠,采用发券起箍的做法,洞内有供台、塑像等。洞前建有木结构半歇山顶披檐。洞两侧还飞天、姜yuan、药王诸洞祠。
民国时曾为陕西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占用。建国后国家对观内古建筑群多次作了维修、加固、油漆彩画,并在观下辟一小院,修建仿明展厅一座,办公接待楼一幢。整个建筑群落占地5.9公顷。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