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汉甘泉宫遗址
甘泉宫,汉武帝所建之离宫。位于淳化县城北约30公里的黄花山(古称甘泉山)南的凉武帝村。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它是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40)在秦林光宫基础上扩建的。其规模仅次于国都长安的未央宫。甘泉宫是这里富丽豪华的宫殿群的总称。 甘泉宫遗址位于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董村和卜家乡城前头村一带。地处好花圪塔山(古称甘泉山)南麓,西至卜家乡朱家村,东至武家山沟,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 甘泉山地势险要,秦代曾于此建林光宫,通直道,既为避暑之地,又为关中屏障。汉代以秦林光宫为基础进行扩建,是为甘泉宫。汉武帝时,甘泉宫为重要离宫,曾有不少重大国事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存遗迹主要有城墙、大型建筑夯土台基和陶窑等。 城墙呈长方形,南城墙长1948米,西城墙长890米,北城墙长1950米,东城墙长880米。周长约5668米,与《括地志》“周十余里”的记载相近。在城墙的西南角和西北角墙外转角处,各有略呈圆形的夯土台基一处,顶端残径约7米,残高分别为2米和4米,当为角楼遗迹。在东北角小沟道断崖地表下3米深处,暴露有夯土和大量砖瓦残块,亦当为角楼建筑遗存。 城西、南、北墙皆有门,其中西门宽9.5米,南、北门宽度不详,东墙门尚未发现。在南墙有两个砖券小门洞。在南城墙东段南100米处有东西排列的两个夯土台基,相距约50米,高4米,底周长80—90米,两台形状大小略同,可能是门阙遗迹。 北城墙东段墙南,有两个圆锥形夯土台基,东西相距约70米。西台基高约15米,底周长约200米,顶周长约40米,底部东侧向外突出。东台基高约16米,底周长约220米,顶周长约30余米,根据史书记载和现在地面遗存分析,这两个台基可能是“通天台”遗迹。在西台基西南侧5米处,有一圆锥形小夯土台基,高6米,底周长约60米,内有大量烧渣和残砖瓦;其南侧西36米处,有一略呈长方形的夯土台基,高5米,底周长64米,台中部和底部夯土中出土有石块和铺地砖。这两个较小的台基,可能是“通天台”的附属建筑。“通天台”作于武帝元封二年(前109),亦称“候神台”,又称“望仙台”,意欲候神明而望神仙。 在西大台基南240米处田埂上,发现东西走向的白灰面墙壁,残高0.5米,长4.25米。附近有东西对峙的白灰面墙壁两道,残高35厘米,距地表0.7米,东西两墙间距2.70米,在西墙下尚发现柱洞痕迹。这两道东西对峙的墙壁,可能是一处回廊式建筑遗迹。 在回廊式建筑遗迹南10余米处,有方形棕色门枢石1块,边长1米,厚0.47米,石面中央有一直径8厘米、深6厘米的圆窝,圆窝两侧各有一个浅长槽。凉武帝村村民于1977年平整土地时在村东又发现3块,4石东西一字排开,两两间距约30米。由此向北约10米,另有一排方石,亦是4块,现已打碎散失。 在凉武帝村、城前头村先后发现陶窑遗址10余处,大部被毁坏,现存2处:一处在城前头村东北的田埂中,尚未清理;另一处在城墙西南角向东约150米的南城墙下,窑室内存有绳纹板瓦、筒瓦等残片和“长生未央”瓦当残件。 在遗址中心区凉武帝村、城前头村和董村以及遗址外的英烈山、营坊坡、萍家山、焦家山、辛店村、大店村等地,都发现有圆形、方形和五角形陶水管道。 在遗址内发现有大量建筑材料,主要的陶质建筑材料有铺地砖、空心砖、条砖、子母砖、画像砖、板瓦、筒瓦、瓦当和半瓦当。其他遗物有铜熨斗、戳印、弩机、矢镞、构件及铁铲、铁镢、铁夯头等。陶建筑材料中不少戳记上有“甘居”、“北司”、“大匠”、“大子”、“大寅”及“本”、“生”、“嘉”、“左”、“成”、“仓”等印文。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