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设置、规模的明确规定,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都城建设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汇集了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设施,但到元、明、清则又回归前朝后市的格局,最典型就是当时的北京城。城市的空间就是街道,“逛街”成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通行的城市生活方式,乃至今天。 西安钟鼓楼广场建成于1998年,迄今已近十年。 唐之后的西安城到1949年之前,几乎再没有被人重视过。这里在千年漫长之中,一直被视为边远地区,陕西交通不便,1934年铁路才修到西安。因此,陕西地方在明清时期没有像样子成规模的地面建筑,不比一河之隔的山西,这家大院连着那家大院。现在,最能让西安体面风光拿得出手的地面建筑就是钟楼、鼓楼和古城墙。钟鼓楼广场就是西安的一件低领文化衫,时尚而开放,让西安重现在世人的目光中。 钟鼓楼广场的文化意义其实并没有说得那么多,目的是通过拆迁改造让钟楼、鼓楼完整呈现。至于保护手段还是刷漆彩绘,没看出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夜晚加了射灯。作为商业中心,钟鼓楼广场缺少的是停车场,这一带人多、车挤,堵车是家常便饭,出租车最害怕拉客人去钟楼。 让人值得称道的是广场建筑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若仅仅拆平钟楼和鼓楼之间的原有建筑,让这几百米的距离变成一片空地,一是拆迁成本过高,二是地处闹市,寸土寸金,若不利用也显奢侈。只有进行商业开发,政府在少投入情况下使城市显得好看,商家在大投入前提下获得丰厚收益。 经过商业开发建成的钟鼓楼广场,表面看是一块广场,广场下面也得到了利用。有人说,假如城市人口继续膨胀,建筑物除了向空中伸展,再就是向地下挺进,这一点钟鼓楼广场倒是走在了前列。
作者:本站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