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中出土的“鬲”(左边前三个,用途主要是用作烹饪器,烹煮物可能是肉类或谷物)、“飌” (右边第一个,用途主要用于蒸饭,用法如今之蒸笼)等陶器。
豳国的民众普通民居的遗址,当时的民居多为半地下式,中间的小土洞为支撑房屋顶部的木柱的基础。西北大学考古系供图
《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述了3500年前远古豳(音bin)国民众的一年生活图景:缝衣、春耕、采桑、割草、纺麻、打猎、练武、上贡猪羊、烧豆汤、打枣、割稻、酿酒、食瓜瓤、筑谷场、服役修宫房、搓绳、凿冰、宰羊。豳国就是周朝的先祖公刘于夏朝末年在关中建立的诸侯国,史书记载“夏桀二十二年公刘迁豳”,经过十代子孙繁衍壮大,于约3000年前灭商建立了周王朝。由西北大学考古系专家们最近才发掘完毕的一处古豳国遗址也显示了其民众的一些生活图景:夯土筑墙地面建立房屋、掌握防渗技术修造池塘、用红土烧制各种陶器、器物上设计放射太阳形文饰、与蒙古游牧民来往交流等。
发现房屋遗址12座和2座池塘
先周时期的古豳国枣树沟脑遗址以位于西安西北部的淳化县枣树沟脑自然村为中心,枣树沟脑遗址总面积300万平方米。专家们结合出土物特征,判断枣树沟脑遗址以先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最广,内涵丰富且特征比较鲜明。先周时期的遗迹发现有房址、墓葬、灰坑和灰沟等。房址计12座,包括深穴式、窑洞式等建筑形式,功能有居住和储藏之分;有些房屋内壁经烘烤而成红烧土,但烧结程度较低。西大考古系专家李成说,另外在个别灰坑中发现有夯土墙残块,暗示可能还有地面式建筑存在。墓葬4座,每座墓葬随葬一件小型陶鬲或无随葬品。灰坑160余座,其中包括2座直径超过10米至15米的大型灰坑,坑底有青灰色淤土或红色黏土层,应是池塘类遗迹。
3500年前先民使用防渗技术
在这些遗址的许多灰坑内都发现有红土堆积,尤其个别坑内堆积全为红土,似乎就是储存红土之所;另外,还发现了一处专门掘取红土的遗迹,其红土堆积明显超过了附近红土层的厚度约2米,红土断面上随处可见掘土工具即耒的使用痕迹。西北大学考古系专家魏女说,这种红土储存坑和红土取土场的发现,可说明红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能用于制陶和蓄水坑的防渗处理。
窖藏器物有放射状太阳纹蛇形纹
出土遗物主要为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石器中有磨制的石锤斧等工具类型,骨器中以骨镞最为常见,而最富特征的则是陶器组合及其形态特征。尤其是以先周时期编号为F14的房址的陶器储藏室出土陶器为代表,可复原陶器58件,特征相当鲜明。陶器组合中以罐、鬲、 甗和三足瓮比较常见。由于F14因失火而塌陷废弃,陶色有所改变。在这些器物中,小口罐的形体大小不一,多为泥质陶。个别小口罐上腹部拍饰一周放射状纹样,极似太阳纹;最具特点的是在上腹部多以泥条贴饰3曲或4曲的横向蛇形纹。盆的形体同样大小不一,泥质陶。盆沿以下施绳纹,上腹部也有贴饰横向蛇形纹的现象,或拍饰一周放射状太阳纹。在其它一些遗迹单位中,考古人员还出土有簋、尊、圈足盘、宽肩瓮、双耳罐以及个别连裆鬲等器类。从口部特征来看,鬲的形态变化相当繁杂。
关中先民很早就与游牧民来往
西北大学考古系专家钱耀鹏说,总的来看,枣树沟脑遗址与古豳地区其它遗址发现的先周时期文化遗存联系较为密切,但也具有一些比较鲜明的文化特征。一是三足瓮较之其它遗址更为常见,且出现时间可能较早。二是罐、鬲、 甗、盆和三足瓮上普遍饰有横向蛇形纹,在先周时期遗存中甚为罕见。其中三足瓮明显属于北方因素,这表明在古豳地区东部边缘的淳化县一带,自古就与陕北及河套地区(今内蒙、陕北、宁夏交接地区,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地)存在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现象。再者,池塘以及红土取土场等遗迹现象的发现,或可初步说明至迟在先周时期关中地区居民就掌握了人工蓄水的基本技术条件,从而使居住地点逐渐由原始人爱居住的沟壑坡地转移到台塬高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