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寺------接引寺建于唐代贞观二十二年,位于横山县城东波罗镇,“波罗”是梵文,译为到达彼岸。卧佛寺中建有舍利塔,是明成化癸巳年间由善士张杰所修,此塔高九层,孤棱秀削,线条清晰,层次分明,造型美观,它建在高山之巅,气势磅礴。后经破坏,临于倾倒,国家拨款维修,才得重新焕发。远观庙宇,雕梁画栋,飞檐流金,佛像千姿百态,各呈百态。 唐宣宗大中四年,一位印度僧人又将其改建,增辟石窟,塑造佛像,修建大殿,称为石佛寺。历宋、元、明、清不断修葺,形成一片建筑群落。期间香火鼎盛,艺术造型高超,可与龙门石窟媲美,后随历史变迁而毁。到五代时,社会动乱,周世宗以佛教占用劳力为由,下令废除寺院,将寺内铜佛铸成钱币,后人将其钱币“周元通宝”视为避邪之物。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之后,重新提倡礼佛,大建庙宇。宋太祖壬申五年,一苦行僧从西京带来《大藏经》一部、《赞颂经》三部共四十八册,以及《折愿经》六十五卷,直到清同治年间,在回民起义的战乱中,遭到火毁。宋仁宗明道元年时,元昊出征银川,曾来接引寺降香许愿。其子谅祚在元昊病逝后,来石佛寺还愿。康熙辛酉二十年,清对祖玄烨皇帝御架亲征准噶乐,路经石佛寺,亲笔题书赐名“接引寺”悬于庙门,在后来的动乱中毁坏。乾隆三年,时任知县苏其炤,大兴土木,对石佛寺进行维修,拿出自己的俸银增修睡佛台和十三孔会窑,规定每年十月初六到二十日为庙会。乾隆丙寅十一年,清高宗弘历特赐给御书楠木匾额“慈悲千古”。嘉庆丙寅十年,仁宗皇帝又钦遗御用红绸上书“奇佛一座,万古留传”。清穆宗同治年间,回民遭到“杀回灭教”的残酷镇压,回军攻破波罗,杀人放火,捣毁接引寺,掳走文物,使庙宇凋零,香火断绝,僧人散佚。直到德宗光绪戊寅三年,自称山西洪县人氏,捐献五十个大元宝,扬长而去。八国联军攻克北京,清政府割地赔款,订立条约,允许外国人传教。几位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传教士因盗取波罗接引寺佛像艺术,激起公愤,保护千年文物。因此惹怒英国人,打碎寺庙山门,使香火一再受损。民国二十七年,军阀混战,人民陷入苦难,土匪打家劫舍,接引寺掳掠一空,从此钟声不闻,香火断迹。波罗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综观古今,成为佛教流行的盛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