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形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据韩城县志记载: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至今吕庄村西尚有“灵芝庵”遗址。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 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人民为纪念他,就在他的故乡——韩城市芝川镇东南的高岗上,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建成气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司马迁祠和墓。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 ,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又据县志载:“《水经注》: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余年来屡经修缮,增建。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壑,山汇水抱,形势雄壮,以形容司马迁的高尚人格与壮丽事业,给人以人杰地灵的深刻感觉。 司马坡下有一小河,叫芝水,河上原建有芝秀桥。桥虽早圮,而所遗牌坊,1920年尚存。1934年,经杨虎城将军倡议重建现存石桥,解放后亦加重修。从北向南过桥是一清光绪年间所建的木牌坊,牌坊上边写有“汉太史司马祠”六字。过了牌坊是一条砖铺陡坡,即“司马坡”。由此而上,便开始攀登祠墓的台阶,台阶为九十九层,共分四段。每段都有建筑物。第一段是东南向的木牌坊,上书“高山仰止”,以示历代人民对司马迁的敬仰与爱戴;第二段原也有建筑物,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六字,1921年毁;第三段为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取自于司马迁自序中“耕牧河山之阳”。第四段就是宋代建筑的山门,门额上书“汉太史祠”。这里举目四顾,北绕秀水,潺潺有声。东望黄河,巨浪回澜。南瞻山岗,花木竞秀。西背梁山,重峦列座。望之如读史公之书,令人心醉。 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非常雄伟。院内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再加上竞芳花木,充分显示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杰。 祠中为献殿,正中木匾上“文史祖宗”,两边木刻对牌上写有: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
献殿原有匾额甚多,中有一上书“千古文章之洁”六字大匾,笔力超脱不逊于“汉太史司马祠”,系同州牧金公人望所书。今已不存,诚为憾事。 后边是寝宫,内有宋代以前塑像。尹阳撰碑中载:“宣和七年烁子始官韩,寻遗访古,得太史公之遗像焉……”像为方脸、长须、两眉入鬓,现出刚劲不屈,抱负超凡的气概。面稍北顾,有的人说是北望李陵,有的人讲是北望苏武,其说法不一,但不同于一般塑像,显然有其特殊意义。 祠后砌的蒙古包式圆冢,早在金时就已有之。元仁宗延礻右元年公元1314年 ,韩城县学正段奕所撰“重修汉太史祠记”云:“后存巨冢,互嵌山石,刻诸新诗雄文,乃宋金钜人魁士之作也。”单就“互嵌山石”四字,便知宋金时已有砖砌圆墓。今日所存之“八卦墓”乃清嘉庆十九年“用砖从外复而葺之”,也有近一百八十年之久。墓上有一古柏,五股朝天,凌风挺立,极为壮观。有五子登科之意。墓周名人题词甚多,惜风雨剥蚀,字迹颇难辨认。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公墓”。 献殿内外古碑林立,最早的碑石是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 ,太常博知同州府韩城县知事李奎所立的石碑,碑上诗曰:“荒祠临后土,孤冢压黄河”。其余为记述历代修缮、增建之事,而文人名士路过拜谒者,或远道来访者所留手笔亦不少。其中有两碑镌有传奇式记载,颇有意义。 一、唐代褚遂良被贬在同州任职,夜晚静坐西亭时,半梦半醒中见一高髻盛装的女子走来,说她是司马迁的侍妾随清娱。司马迁周游名山大川时,带她到同州。以后司马迁到京受刑去世,她亦忧伤而死,葬在此长乐寺西。要求褚遂良给她作一墓志,以垂不朽。 二、清康熙年间,有一县官上书朝廷,给司马迁请一谥号。因司马迁对统治阶级的嘲笑、讽刺、对项羽、陈涉歌颂赞美,历代统治阶级都不喜欢他。几千年来没有一个统治王朝愿意给他以封号或谥号。那个县官不懂这个道理,终被康熙驳斥不准。 司马迁,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 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在《史记》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正义感、人民性和革命性。不仅为史学之祖,文学之宗,且在创制太初历即今日所沿用的农历 ,注意社会财富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他在政治上的理想“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的清平世界,均为后世所敬仰。毛泽东主席称司马迁为文学家,鲁迅称司马迁所著《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说:“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予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苏联史学工作者曾把司马迁和欧洲多少世纪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相提并论,又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为司马庙题诗勒石,诗曰:“龙门有灵秀,锺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公史。”可见司马迁确是有功于人类文明的伟大人物。 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昌高祖 生无泽曾祖 ,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祖 ,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今嵬东乡有高门村,高门村南距祠墓约四华里有司马迁先茔。 嵬东乡徐村,今多为同、冯两姓。冯姓祠堂今已不存,同姓祠堂尚有两座。一座大门额题“汉太史裔”四字,一座大门额题 “汉太史遗祠”五字。该村同冯两姓均自称为史公后裔。该村同姓祖茔原有石碑,系清嘉庆二十二年勒石。碑文云:“维兹同族,世传司马。初序天地,系出重黎族名 。至周失官,尝典史笔。去周适晋,分散他乡。错在秦朝,夏阳居处。喜及后代,高门成茔,官太史者谈,作《史记》者子长。葬史坡而山明水秀,生临、观而子孝孙贤。史通因避莽乱,隐居嵩阳,徽为长门嫡孙,改姓同氏,返归故里,徒居徐村,坟墓先茔,不能悉志,自茂至杰,略表所知”。 一千多年来,各朝代对司马迁祠墓都有所修缮增建。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 ,韩城县令东鲁尹阳所撰“修太史公庙碑”云:“栋宇甚倾颓,阶石甚碑坏,蜒隧甚荒艹弗,”由芝川之民筑起“五架四楹之室,又为复屋以崇之。”就是今存的寝宫、献殿。据古建专家鉴定,现在这个寝宫与山门,仍是宋代木结构建筑的遗存,距今已有875年的历史,弥足珍贵。 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7年 ,太史祠年久失修,“震风凌雨飘瓦摧垣,倾楹剥栋,荆榛草莽之间尽荒废者半,仅存者半。”当时芝川之民,集资出力进行了重修,使太史祠恢复了旧观。 大规模扩建太史祠,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 。这次扩建由县令翟世琪与芝川乡老杨四可等二十人共同商议,在司马坡上架了一座天桥,用车把南塬上的土拉到司马祠前。没有几天,就填起堂基长9.6丈,宽5.6丈,把明堂填得又高又宽。为求巩固又将堂基及右岸用灰砖三层,从外严加封裹。基下左侧沟涧,自东绕而前,也填沟数丈为神路,并用砖石砌成九十九层台阶,拾级而上,高入云表。 从建筑角度讲,太史祠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和司马迁的人格、文章、事业一样,超拔于群。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建筑对称布局传统的限制,经过精心擘划,建筑成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据古建专家鉴定,这座宋代建筑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地区建筑上的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太史祠墓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太史祠极为重视,加强保护。1956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司马迁祠墓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拨款进行了重修。1982年国务院公布司马迁祠和墓为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78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祠内。形成古建筑群。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国家又投资230万元对祠台和北坡进行了加固维修。从芝川镇到祠墓三公里远的柏油路已经修通,路两旁植有松柏观赏树,现在这里除参观祠墓外,有四个展览室:第一展室为司马迁生平展览。设在迁来的三圣庙正殿。占地面积84.252平方米。展室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历史年表、司马迁生平年表,司马迁三次旅游路线图,司马迁生平画以及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论文等。 第二展室为司马迁故事展室,设在迁来的三圣庙献殿,占地面积142.559平方米。展出的主要内容有黄帝大战蚩尤、尧舜禅让、大舜耕田、大禹治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四十一幅绘画。
第三展室设在迁来的彰耀寺正殿,占地面积130.65平方米,主要展出三十九幅碑文,其中有记载宋、元、明、清历代修缮和增建的碑文,亦有歌颂司马迁丰功伟绩的碑文,不少为名书法家如林则徐、王杰、郭沫若等人的手笔。 第四展室,设在迁来的禹王庙正殿。占地面积90.32平方米,主要展出《史记》的名言警句和五十三幅名人书法。 除此之外,这里还设有商店、照相铺、茶厅、接待室等服务设施,每年接待数十万国内外游客。
作者:本站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