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孙豹隐(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戏剧评论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点阐发的文艺创作理念。其中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丰赡的艺术意义和美学启迪。应当成为现代戏创作者最根本的必修课。民族戏曲既要抓好传统经典继承,抓好新编历史题材创作,更要关注现实、放眼当下,努力推出积极反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现代戏作为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它所反映出来的内容在引领社会时代风貌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倘若镜子里面的形象走了神,变了样,焉能传播正能量。一不留神,还难免产生负面效应,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偏离。从这个节点上说,创作优秀的现代戏十分重要。
戏剧艺术是照亮和温暖普通大众心灵的烛火,是唤起他们为了生存权利和享有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引芯。戏曲从根本上说是草根艺术。这种艺术属性使得它从骨子里就流淌着为基本大众、弱势生命呼唤的血液。作为戏曲在当代最重要载体之现代戏,一定要真正把创作心思运用到关护人的真实内心上去,把创作激情挥洒到钻探生活的原浆中去。现实生活,千姿百态,乱花流霞,异彩纷飞。注重现代戏创作,需要正确把握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积极表现真善美的主题,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分挖掘、利用、滋养好陕西文化资源,挖掘内涵要深,提炼精神价值要准,确保作品的微观真实与现实社会的宏观真实相吻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正确把握艺术提升和深入生活的关系,在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思想主题、情节语言、表现内容,让作品始终保持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这就要求艺术家胸中怀有一种现代戏情结,具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激情,努力从生活、从人性、从人的精神层面、从人的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用心去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完美形式,写活人物,写出生活真谛。陕西在现代戏的创作上有着优良的传统。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马健翎到当今的陈彦,他们在现代戏创作上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是现代戏作者进行学习、借鉴的参照系。被誉为新时期现代戏创作里程碑式作品的《西京故事》,其获得空前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是剧作家陈彦自觉地、认认真真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深入”、“扎根”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为了写好主人公罗天福,他不仅跟踪了农民工很长时间,在自己单位屋檐下与这个群体亲密接触,而且还扑下身子,走进了真正的农民工集散地——八里村、木塔寨。正是从这里生活的十几万主流农民工身上,他寻找到了人物的深层心理结构,确立了作品旨在呼喊出一种罗天福式的、始终坚持以诚实劳动安身立命、在生存与精神困境双重挤压下顽强持守着做人的底线与生命尊严的深邃主题。这样的发声岂能不是时代强音,这样的故事必定振聋发聩。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我省的现代戏创作虽然未曾停步,但还基本停留在状写英雄模范人物、讴歌当地盛世清明的初级阶段。在我看过的现代戏剧本中,深感其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剧本上档次的共同问题——剧作家的心头潜伏着一种见识:只要抓住了一个好题材,就拥有了胜算;写一部戏,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剧本尽管编了故事、写了人物,但概念化的成分甚大。故事没有动人的细节,人物缺乏细腻的情感,唱词对话不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大话。剧本内容缺乏开掘,思想含量肤浅,鲜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思维与新的创造。不能说他们没有生活、眼里没有人民,然而他们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个决定创作最根本的因素上,缺少了“深入”、“扎根”的过硬功夫。以致剧本写了生活中的人、现实中的事,却难以打动人、感染人,遑论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与深层的审美享受了。
当代陕西蕴藏着巨大的激情与能量,孕育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感人至深的道德力量、矢志不渝的改革精神、激扬飞跃的创新气象,足以提供一个个艺术家萌生勃发原创能力的现场。陕西的剧作家理应对此发出声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现代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