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治疗室里,我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我要苟且着过吗?
愿意花钱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往往都是不愿意苟且,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理直气壮地活的人。
什么是苟且?苟且就是当我们无法改善我们的情感关系,却还要勉强维持的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无力解决问题,一方面也无法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而只能挣扎着默默忍耐。
换句话说,很多人会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怕父母伤心,如果不是怕被人议论,我早就和他/她离婚了。
“为了孩子,我们要凑合”
这几乎是所有在婚姻危机中的夫妻都会提到的苟且的最大原因。内疚感是很多夫妻的难题,在他们的观念中,单亲家庭的孩子,似乎就是精神的残疾,这会对他造成终生的不可磨灭的伤害。
但事实上,孔子孟子欧阳修这样的优秀人物都是单亲家庭出身,单亲家庭真的对孩子有如此致命的影响吗?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对此做了调查,得出了肯定性的答复:离婚的确会对孩子伤害大过不离婚的孩子们。但进入80年代,美国人发现这个调查带有太多的漏洞,在更科学的调查研究后,结论是:离婚家庭出身的孩子和非离婚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心理层面的差异不是很大。
其实婚姻最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情商。并不是离婚会伤害到孩子,而是因为你的情商不够高才会伤害到孩子。
比如,当我们在婚姻中的时候,我们能保证对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吗?心理研究证明,对一个人一生心理能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两种家庭,一种是高情绪表达的家庭,一种是低情绪表达的家庭。高情绪表达的家庭呈现为激烈的冲突,这会对孩子的精神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他会停止发展自我,而将精力用于应对外部强烈的刺激,其副作用在于他会过分敏感,将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列为红色警报。
低情绪表达的家庭呈现为压抑的氛围,这也会让孩子因为缺乏足够好的情绪表达的环境,而失去了探索自我的机会,其副作用就是长大以后对情感有否认的倾向,过度追求独立,而对依恋有很强的抵触。
但无论单亲家庭还是双亲俱在的家庭,都会有这两种倾向。对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父母到底有几个,而是父母的情绪是否有足够的稳定性,是否有足够的自我消化能力,否则就会出现各种情绪倒置的家庭。很多人长大以后都说自己无法对父母说真话,总是报喜不报优,这是因为他们从小过度发展了照顾父母的生存能力,而无法发展在亲密关系中对他人产生依恋的能力。
我们的结论是,只要你的情商能力足够好,那你就能做到在任何矛盾中,可以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把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承担,产生“需求倒置“:让孩子来承担父母无法承担的情绪压力。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孩子就有自己的空间发展自己的情商,这和婚姻无关,只和父母的情商有关。
“作为离婚的女人,我在婚姻市场上是甩货”
这样的说法似乎非常有说服力,但我们依然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证明这一点也是伪命题。
英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女性31岁时最美。这个年纪的女性,多半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兼具自信与美貌,魅力值处于巅峰状态。
研究人员调查2000多名男女志愿者后发现,约70%的受访者认为自信是美丽的关键因素,67%的受访者认为外貌非常重要,47%认为判断一名女性是否美丽要看她的风格。
一个成功者和一个loser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否在任何时刻都能坚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总是自己给自己杀价。
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自我预言,决定了我们在婚姻中的表现。如果我们对外界的看法就是小红帽里的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不得不忍受婚姻的折磨;而如果我们对外界的看法是相对中和一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那么我们就更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们经常可以在婚姻中看到当下中国人的世界观:用一本畅销书名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世界如此险恶,我们要内心强大》。
我们当下的社会心理还无法摆脱中国过去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一直都在动荡中度过,无论是战乱、文革还是改革开放,有太多的精神创伤,更不要提,我们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让我们无法再用稳定的文化价值观来面对亲密关系中问题。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60后父母的婚姻文化无法应对80后孩子所面临的世界——几乎所有的来访者都会告诉我,当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被父母欺骗的感觉。因为父母许诺的那个世界并不在现实中存在。父母所承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个用牺牲和道德以及家族文化来建构的世界,但那个世界早就离我们远去了。解放以后,家族文化被破坏掉了(当然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家族文化依然还有生命力),“单位”这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接过了作为守护者维护婚姻稳定的接力棒。解放前,婚姻问题会在家族内化解;解放后,风化问题成为决定一个人一生前途的大事。
改革开放后,单位的威力也式微。中国文化开始从熟人文化进入“陌生人”文化,尤其在大中城市,人都以碎片化存在,陌生人之间的支持甚至会高于亲朋好友,家族的力量不再是支持的力量,反而成为压力的来源,每年春节都会爆出的“应对逼婚指南”就是明证。
而70后、80后、乃至90后的父母们的婚姻三观还是来自过去的年代,但支持婚姻三观的体系已经崩溃,他们观念的落伍过时也是必然。
当市场体系进入婚姻的时候,拜金主义、女性主义等竞争文化开始滥觞。过去女人的形象是以道德至上的弱者来制衡男权文化,用内疚感把男人强留在婚姻中;但现在很多女性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她们从小接受的是竞争文化,所以她们很难扮演《渴望》里的刘慧芳式的老式女人,苦逼女人无法战胜洋洋得意的小三们,可是很多人又从过度妥协走到了过度竞争的另一个极端,整个社会都不知道如何用平常心面对竞争,如何用真正的”费尔泼赖“精神来解决争端。从过度牺牲和妥协的文化,到过度掠夺和自恋的文化之间,我们的婚姻找不到足够好的支点支撑。
于是我们对亲密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幻灭感,我们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诺,也不相信女人的美丽,似乎两者都是速朽的,面对婚姻我们没有足够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父母的那套已经不堪使用,而当下的危机又日新月异,以前是QQ,后来是手机,然后是微信和陌陌,这些都让我们日益发现维系关系的艰难和能力的贫乏。
如果女人的年龄是关系最大障碍,那么,婚姻又有什么意义,因为婚姻就意味着我们要一起面对白首相对啊。
“如果我离婚,我父母的后半生就会被毁掉”
我是70后,在我的概念里,70后的父母大多对孩子没有那么强烈的关注,起码那时孩子还是自己上下学,校门口还没有囤积着大量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们。
我看到大量的80后和父母非常黏连,边界不清。很多人婚姻出问题的原因不只是二人关系不好,而是和彼此的父母有了冲突,甚至是彼此的父母之间有冲突,这个婚就不结了。
于是就会出现父母为孩子活,孩子为父母活的谁也不为自己负责的现象。
在当下的中国,婚姻成了一个人完成青春期的场所,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的事件。大量的青年男女,因为长期被封锁在学习的世界里,虽然对A片甚至做爱都很熟悉,可是却没有完成青春期最重要的事情:分离个体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尝试建立自己的个人的世界,建立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和文化,从父母的世界脱离开来。
很多人的婚姻是为父母所迫而进入的,在进入婚姻的时候,他们没有太强的动力,也不知道什么是感情,紧接着,他们又被催促着生孩子,往往到了生孩子以后,他们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婚姻。
这个时候,他们的困境是:如果我要坚持自我,就会伤害到父母,父母已经将他们的一生奉献给我了,如果我坚持走自己的路,就意味着我将会让他们失去寄托,如果没有了我,他们何以为继?
到底是毁了我来维护他们,还是毁了他们来维护我呢?很多人都在咨询室里问我。
其实这也是我们文化的困境:当个体文化遇到了集体文化,我们该何去何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建立的孝文化和追求自我解放,实现个人成长的自由主义文化,是火拼还是兼容?
这个本来应该在青春期完成的分离个体化的过程,被放在婚姻中,甚至有了孩子以后,想要拥有自我的夫妻们,缺乏足够的的经验来应对和父母的冲突,他们羽翼刚刚丰满,还没有飞翔的能力,就要面对巨大的挑战:我该为我自己而活,还是为孩子而活,抑或为父母而活?我该如何平衡这三者的关系?
在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在婚姻中追求个人自由,依然还不是太被社会所认可,看看我们对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态度就可以知道。但如果让这一代走他们父母的老路,那是万万不可能了,因为他们的父母隐忍压抑的婚姻态度,是有文化和体系支持的,但他们没有。
冯仑曾写过一本书《野蛮生长》,这本书可以概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质。在一个规则重组的世界里,一切都在被重新解构,一切也都在野蛮生长。
这是一种无组织,无模板的成长,一切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只能一次次地试错,然后找到真正的道路。
但我相信,只要今后的半个世纪,中国社会能保持基本稳定的发展,一套相对成熟的文化体系一定会重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