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南天圣地百粤秘境”观音山做好文化生态大文章
端午小长假,风景如画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人如织,迎来了一波游客小高峰。游客们行走在如诗如画的山间小道上,尽情享受着清凉和欢乐。
公园董事长黄淦波表示,15年栉风沐雨,作为国内首个国家民营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和珠三角的旅游生态文化明珠,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积极践行国家推行的生态环境政策,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努力叫响南粤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一组简单的数字就足以反映出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成就:18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现有各种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多种。
两个发展史中的标志性事件足以说明这个公园在业界中的地位:2005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民营森林公园;2010年,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景区内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拥有全东莞保护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云集了以樟科、壳斗科、桑科、山茶科、大戟科、茜草科、苏木科和芸香科等科属为主的植物资源。同时,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对改善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
走进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座秀美山峰。十多座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增添了无数自然景观。其中,较为壮观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宕36级的仙泉瀑布,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和林海松涛的“森林浴”。
水的灵动孕育了山的灵气,石的离奇点染了山的底蕴,这些共同织就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绝美的外衣。游客置身其中,顿有清凉之感,惬意无限。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90%以上的区域几乎无人涉足,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据专家考证,园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22种。其中,有7种国家保护濒危植物,是东莞地区发现国家保护植物数量最多的景区。有兽类、飞鸟类、甲壳类、昆虫类等300多种动物。
如今的观音山是全东莞保护得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如今的观音山,更是一个和谐的存在:在珠三角鳞次栉比的工业带中,观音山以自己佛道相融的文化,完好的森林覆盖,成为珠三角工业带最完备的森林生态资源群。而这两种景致相得益彰,成为珠三角一个难得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森林公园。
文化推动旅游发展
建园之初,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紧扣发展脉搏,积极响应广东省加快企业发展升级转型的号召和东莞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决策,深挖山水资源背后的“健康文化”,升华佛教资源中的“观音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孝行文化”,顺应时代需求打造“姻缘文化”,并借助文学艺术创作体现观音山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的碰撞与互动,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15年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坚持文化促旅游的高度融合,用文化推动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取得了卓著成效,不断为游客提供别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带来多种体验。
几个备受推崇的品牌活动足以彰显这个公园的文化魅力:健康文化节、全国书法艺术大展、全国散文大赛、全国诗歌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一度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成为“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过渡的引擎。
如今的“健康文化”作为观音山的一种特色文化品牌,更是促使观音山的品牌迅速成长。
据悉,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以“创建幸福新发展、促进文化大繁荣”为主题,在全国人民共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符合时代潮流并有着广阔前景的一个文化旅游项目。自2004年成功举办首届观音山健康文化节以来,健康文化节就在观音山落地生根并不断壮大,至今已历经九届。健康文化节以其鲜明特色的主题、不拘一格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搭建起一个“促进文化进步、倡导健康生活、共建和谐社会”的交流平台,并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影响力。
在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中,观音山会邀请来自全国政协、中国文联、广东省文联及社会各界的艺术家近千人共同参与,以文人雅士聚会的形式,突出“文人、文学、文艺”的文化氛围,为此,有人称观音山为“中国最好的文人雅聚地”。
黄淦波认为,人与自然、人与森林原本就是一种和谐相依、共存共荣的关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森林赋予人类的不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所需,更多的是抒发情感思绪的精神寄托。
森林以其独具的自然美、形态美、生机美等,塑造了深厚的精神内涵。同时,作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元素,森林文化历久弥新,大力弘扬森林文化,可以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为人类文化繁荣发展做贡献。
十五载风雨历程,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文化为引擎,不断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方式,孵化出文化、责任、诚信的神采,使知本、资本、资源得到了充分而完美的融合。目前,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正顺势崛起。
绿色崛起,叫响南粤旅游品牌
多年来,观音山秉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不懈探索绿色崛起之路。
黄淦波认为,要达到我国政府预计达到的森林覆盖率,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必不可少,借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成功经验,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走出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
留住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第一资源。为此,观音山付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2003年1月11日,观音山森林公园成立了世界首家古树博物馆,目前该馆已收集了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古树60余棵。这些古树从黄帝时代到周、秦、汉、三国、唐、宋、明,直至清末,许多古树直径大于1米,年轮超过500圈。
2005年12月,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被命名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民营森林公园。
2006年10月,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确定为国内第二个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虽然我们这些开拓者比较辛苦,但有这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去努力。30年后、50年后乃至100年后,观音山必将因其独有的生态魅力、文化魅力而在工业云集的珠三角脱颖而出,很可能会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生态示范样板。”黄淦波如是说。
“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就是把观音山森林公园建好,使其成为东莞乃至广东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黄淦波看重其发展潜力,也十分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他表示,只有一片片生命绿洲,才能承载起东莞的历史、文化及荣光,才能昭示东莞经济社会文明有序、蓬勃健康的明天。
除了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黄淦波还积极投身到公益活动中来,他多年来致力于慈善公益活动的意义在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发挥公益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唤起社会的生态及人文意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荡涤内心污垢,营造社会人文情怀,积极为传统文化和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15年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坚持稳健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品牌升级,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略,对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和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有效整合、深度开发、集约经营,彰显了其山水人文大优势,发展了生态文化大旅游。
据专业机构调查测评,广东观音山旅游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并被广泛赞誉认可,成为游客青睐、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游客心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这里山、水、佛、道异卉纷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在作家、诗人笔下,这里的每一株草木、每一泓清泉、每一座峰峦都是向善的经卷,伴随着晨钟暮鼓轻轻击响的玄机,给世人带来启迪和顿悟。在文化学者看来,观音山不仅演绎了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还时刻传承着岭南源远流长的宗教等文化,犹如年代久远的古物,涤除外界的喧嚣尘埃,自身价值弥足珍贵。
对此,黄淦波显得平静而乐观。他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无疑为致力于创造“美丽”的各大景区指明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珠三角的旅游奇葩,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始终积极践行国家政策,力争实现绿色发展、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努力叫响南粤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多年来,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一直被社会各界公认为美丽的多面体瑰宝,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森林似一颗嵌入东莞工业带的生态文化明珠,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
黄淦波表示,对旅游业来说,品牌建设要注重诚信服务和文化创新,而景区的质量则是品牌延续的生命力。在重构广东旅游业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中,观音山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叫响南粤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邢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