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渭南资讯】渭南全力打造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升级版

2015-5-8 16:29:00  来源:渭南文物旅游局  进入论坛

 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其主旨思想与渭南市委、市政府的旅游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在渭南市委、市政府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以“一核三圈八区”为基础,完成“四大平台”、“十大工程”建设,最终形成创新、复合型渭南生态文明旅游产业体系。《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功能与作用奠定了基调,也为渭南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意见》打造渭南旅游产业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旅游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充满发展活力的东方大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同时,习总书记还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综合性是由旅游业的内在规律决定的。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交通条件改善,旅游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旅游业与众多产业和行业加快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形态。 
     从渭南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这种态势和趋向。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旅游总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18.9%,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54.89%。通过旅游业为龙头对服务业的有力拉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1.43%。同时也要看到,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13年的15:55.1:29.9优化为2014年的14.2:54.4:31.4,第二产业依然占大头。渭南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发展的潜力巨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后发优势突出。 
     对此,渭南市委、市政府在近期发布的《意见》中,根据本市旅游资源整合,提出了“一核三圈八区”的创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并依托“山、水、城、陵”的优势,综合全域景区化要求,建立多层级旅游目的地。此外,《意见》中提出的“四大平台”、“十大项目”建设,也为解决目前渭南市旅游现存的管理、经营理念问题指明了方向。 
      5月7日,在渭南市召开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渭南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的旅游发展资金,用于规划制定、形象推广、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同时,渭南市各县(市、区)也设立一定的旅游专项发展资金,支持该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市县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将为渭南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生态文明旅游成为渭南旅游产业新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陕考察时指出,秦岭、华山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纵观历史,渭南共产生过6个皇帝、80多个宰相、300多位将军,其历史人文古迹密度之大、等级之高,全国无人可及。然而拥有以陵、墓、祠、庙、碑、塔、遗址为主体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习仲勋纪念馆、八路军东渡纪念碑等红色旅游资源体系的渭南,每年都要迎接来自国内外的、不计其数的游客,在旅游发展大潮中收获喜悦的同时,却也面临环境和景区承载量上的压力。 
      怎样保障渭南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怎样最大程度地发展渭南市旅游产业?这成为渭南市委、市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最新出台的《意见》中,渭南市委、市政府专门就保护与发展作出了平衡。《意见》针对渭南市各景区各自为营的现状作出了积极的调整,以全局统筹,合理部署的可持续性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旅游资源的浪费。同时,《意见》着重强调了渭南旅游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提出的转型升级并没有盲目开发旅游资源,而是转为服务质量与设施等软实力的提升。这在防止资源过度开发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意见》所指出的,“促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上转变”既体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在旅游可持续性发展思路上的转变,也是其对待生态文明旅游产业发展的强硬态度。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加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重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建设既能满足当前旅游需求,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精品的生态文明旅游体系建设,必将带领渭南市旅游产业迈入新纪元。

 
      解读一“一核三圈八区”创新格局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面对着渭南的壮美河山,就连号称“诗仙”的李白,也只能发出如此的感叹。渭南自古便因其厚重的人文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受到了历代文人骚客的喜爱。 
      近日,为了更好地展现渭南的人文风貌,打造渭南旅游品牌,渭南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市旅游资源,在最新出台的《意见》中,提出了“一核三圈八区”的创新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新的格局重新确立了华山的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增强秦岭生态、黄河湿地、渭北人文三大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工作,并加快渭南宜居宜游生态区、大华山休闲度假区、韩城古城文化区、富平红色及陶艺文化区、蒲城唐陵文化区、澄城陶瓷文化区、白水仓颉杜康文化区、卤阳湖航空湿地体验区”等八大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培育管理。 
      在此基础上,依托“山、水、城、陵”的优势,综合全域景区化要求,建立多层级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渭南市还将围绕“八大旅游产业聚集区”进行合理布局,预计每年将策划包装15个景区建设、10个乡村旅游、5个新业态,并编制全市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旅游人才评价标准,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之后,还将组建市级旅游专家组,柔性引进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大导游讲解、景区规划、市场营销和旅游新业态等紧缺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一核三圈八区”高标准、统一化旅游体系的确立,也预示着渭南市旅游产业发展迈入新纪元。 


      解读二“十大提升工程”完美转型 



      旅游业的竞争,关键是景区品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在出台的《意见》中,“十大提升工程”成为引人关注的一大亮点。 
      所谓十大提升工程,第一便是景区提升工程。景区提升工程的重点在于发挥核心景区的引擎带动作用,提升互动能力,形成核心景区链。并依托“山、水、城、陵”优势,打造秦岭带、五大湖、九大古城古街及唐陵遗址公园等系列产品。开展多层次系列旅游景点建设,承接核心景区辐射,构建立体旅游体系,进一步拓展景区空间,丰富景区内涵,让渭南更有看头、更有玩头,让中外游客享受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 
      第二是文化融入工程。工程旨在加大历史故事、传说和文化的编研,拓展大遗址和重点文物的旅游功能;扶持文化旅游商品企业;打造书画艺术基地,创作精品演艺;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增强渭南市旅游的对外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三是旅游交通提升工程。在新的旅游交通网络规划下,开通沿黄旅游公路,改造310国道景区段,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贯通4A级以上景区;建设华山支线机场;开通重要客源地专机、专列;实现西安至渭南高铁运营公交化;开通黄河旅游航运。组建新的旅游客运公司,开通旅游班线。 
      第四是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工程不仅将在渭南及各县市区火车站、高铁站、客运中心、沋河老街建增设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修订完善3A级以上景区导游词,统一建设4A级以上景区慢行系统并新增1万个停车位,还会为游客新建、改扩建500余座旅游厕所。 
      第五是餐饮住宿提升工程。工程通过科学规划餐饮住宿业布局,探索向大众化经营模式转变。以申办中国厨师节,弘扬国字号餐饮文化品牌,推出一大批美食街区。
      第六是旅游购物提升工程。工程以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为支点,培育东府地产品牌。并持续举办全市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开发夜间购物休闲产品,进一步完善旅游消费产业。 
      第七是新业态开发工程。工程围绕情感旅游、研学旅游、运动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重点开发文化深度旅游、乡愁故里旅游、航空体验旅游、水上运动旅游等新型游玩项目。 
      第八是平安旅游提升工程。工程通过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和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创建平安旅游环境。同时,启用落实旅游安全属地化管理责任制,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建立景区游客最大容量控制机制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是乡村休闲旅游工程。工程计划以“一景带一村”休闲观光农业工程、美丽乡村为源点,进一步开发旅游风情小镇、旅游特色村,并引进采摘、垂钓、农耕体验等乡村休闲项目,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第十是旅游品牌提升工程。旅游品牌是游客对旅游服务及产品综合体验后产生的一种独特印象,是能为所有者带来长期收益的无形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征集提炼渭南整体旅游形象口号,扩大华山、仓颉庙、司马迁祠品牌国际影响力。此外,拓建国家红色品牌,培育国际入境、休闲运动等多元化旅游线路。 
      “十大提升工程”不仅是顺应时代变迁要求的改革性举措,更标志着渭南市传统旅游产业正在向观光休闲、度假探险、养生科普、文化体验等相结合的高品质复合型旅游产业转型。 



      解读三“四大平台建设”塑造品牌 



      此次出台的《意见》中,另一大亮点就是“四大平台建设”。 
      面对渭南市旅游营中销存在的景区各自为政、零敲碎打的现状,渭南市委市政府在《意见》中,首先提出了统一营销平台建设。平台建设要求渭南各地市县联动起来,建立景区联合推广营销机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客源地,集中开展品牌形象宣传活动,形成聚合放大效应。同时加大中国网等门户网站对渭南旅游的推广宣传力度,用全方位的宣传加强国内外对于渭南旅游品牌的认知度,以此提升渭南旅游品牌的国内外竞争力。 
      其次,《意见》提出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渭南市旅游品牌想要转型升级,就必须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构建自己的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根据渭南市委市政府在《意见》中提出的要求,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将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加速旅游管理精细化、服务便利化进程,提升“旅游”和“智慧”的结合。 
      同时,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也必不可缺。旅游基础设施与游客需求、财力投入之间的差距,迫切需要旅游市场向社会民营资本全面开放,创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混合所有制发展。由渭南市政府引导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成立旅游担保公司、旅游资本管理公司,将提高资本化运作能力,推动渭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后是人才智力平台的搭建。有渭南市组建旅游专家组,编制全市旅游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一致的激励机制,协力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闯劲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渭南市旅游产业提供后备力量。 
      “四大平台建设”不仅将极大程度地增加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度,其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也能更加准确地分析游客构成、游客行为、产品关注度和兴趣点,为旅游管理、服务和精准营销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陕西日报2015年5月8日 第11版(点击浏览)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0508/html/page_10_content_000.htm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