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 陕西省政协今天(5月26日)上午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我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进行协商座谈。
省政协委员、省台盟秘书长陈玉玲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在建古镇历史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建筑形式单一,具有本土内涵的特色旅游尚未形成。
个别古镇对传统文化古镇的保护修复水平不高,在保护修复中存在着变更建筑形态、进行现代装饰,如山阳漫川关镇对古建筑焕然一新的涂层,使其失去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
同时,宣传力度不够。我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古镇居多,但由于宣传不够,陕南、陕北、关中各具特色的很多名镇“养在深闺人未识”。
陈玉玲建议,在文化古镇建设中,应注重文化传承,注重保护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充满独特历史美感、传统民族文化风格的建筑文化,学习借鉴云南丽江等古镇经验,坚持“一镇一策”、“一镇一模”的原则,加强整体设计,完善规划,科学定位,实行差异发展、错位发展,彰显地域特色,保存当地历史文化记忆,防止“千镇一面”。
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名城名镇建设中,要强化“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保护原则,吸收借鉴陕北文安驿开发者维持历史风貌,修旧如初的建设理念,全面保持文化原貌。要制定保护性规划,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保护恢复核心区域的历史文化原貌,明确对历史建筑等古建的保护和整治方式,使破损建筑恢复原貌,既有建筑突出原貌,新建建筑融入原貌,体现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元素,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她建议,培育独特文化风情,充分发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组织专家学者、民俗顾问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当地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梳理,发掘历史典故和历史文化资源,维护文化脉络,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物质消费或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从而形成具有本土内涵的特色旅游,提升文化旅游名镇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