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赵依民建议,由国家卫计委统筹设计,制定全国统一的院前急救相关制度规定。
西部网讯(特派北京记者贾存真 王莹 贺桐) “国民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的抢救成功率、伤残率和死亡率,关系到每一个人和家庭。”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军医大学代校长赵依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提升我国国民的急救能力,降低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我国每年近54万人因心脏病等猝死 急救能力亟待提高
现代生活中,人们会遭遇各种意外伤害(如车祸、坠落、溺水等)和突发疾病(如心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猝死”。在意外伤害和猝死发生后的10分钟时间里,对伤病员进行以包扎止血、心肺复苏等为主的紧急救治,常常可以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因此这个时段又被称为“白金10分钟”。
赵依民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以心跳骤停为例,在美国,心跳骤停的急救成功率可达49%以上,而在我国却不足2%。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老百姓从小就接受急救训练,他们在事发第一时间就可以展开急救。而在中国,伤病员通常在送往医院路上或等待医生的过程中就失去了生命。”
赵依民说,我国在国民急救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不足、急救知识普及率低、高危行业“准专业”急救队伍缺乏等问题。“我国每年近54万人因心脏病等猝死。这些死者中的很大一部分,如果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是可以生还的。这反映了我国国民急救能力的严重不足。”
将急救技能纳入高中必修课
赵依民建议,由国家卫计委统筹设计,制定全国统一的院前急救相关制度规定。组织国民院前急救培训和普及工作,编写统一的、适用于不同层次需求的培训教材,制定培训标准,拨付培训经费,将院前急救技能纳入高中的必修课。
他建议,强化对警察、司机、路管、消防员等高危行业员工的培训。国家可采用技能津贴的方式,鼓励和引导高危行业员工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期培训,逐步实现这些行业全员拥有院前急救知识和能力。同时,对完成规范化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并通认证考试的,应予以资格认证并发放急救员执照。“通过这些举措,来大力普及院前急救知识,提升广大国民的院前急救能力,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