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三峡迁建区文物家底盘清:重要文物标本6万件

2015-3-6 15: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进入论坛

原标题:三峡库区迁建区文物家底:重要文物标本6万件

记者5日从湖北省文物局和湖北省移民局获悉,据最新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湖北三峡淹没库区共出土重要文物标本6万多件,系统摸清了三峡淹没和迁建区文物家底。

据这份《湖北省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专项初验报告》显示,湖北省完成三峡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223处,勘探面积193.7万平方米和发掘面积45.046万平方米。出土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陶器、玉器、巴蜀文化铜器、唐宋时期的瓷器等珍贵文物5000多件,重要文物标本6万多件;发掘与复建屈原祠仿古群、巴东狮子包古建筑群、秭归凤凰山古建筑群等42处地面文物。

该报告还显示,巴东旧县坪遗址的发掘,清理出宋代的官府区、居民区、宗庙区和墓葬区的重要遗迹,首次全面揭露出一个宋代的县城遗址,是中国城镇考古学研究的新突破;楠木园遗址的发掘确立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三峡地区最早的农业文化;秭归庙坪遗址发现的新石器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确定了新的石家河文化区域类型即峡江庙坪类型;秭归何光嘴、朝天嘴等一批夏商时期的遗存,揭示了巴、蜀、华夏诸部族文化在库区交流的史迹。

湖北省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历时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文物保护项目档案和文书档案资料。多名考古专家曾表示,三峡地区一批典型楚文化遗存的发现,廓清了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的脉络,对研究楚文化进入三峡地区的时间和楚文化向西扩张及巴、楚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约8000年前,巴人先民就进入三峡地区。千百年来,来自东西南北的文化不断在三峡地区碰撞融合,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长廊。

(张玉水 曹旭峰)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