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西部网讯(通讯员 黄舟山 陈甲刚 祝小康)一组组数字,展示着汉阴县生态建设的全新面貌。2014年2月凤凰山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4年初汉阴龙垭青泥河栖息区朱鹮数量达到11只;第九次森林资源核查森林覆盖率达64%,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6亿,林业为全县GDP贡献9.6%;农民人均纯收入林业贡献率为30%。
这些数字,是汉阴县以建设“生态绿色汉阴、实现林兴民富”的结晶,是践行群众路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增绿:植树造林蓄足生态发展底蕴
汉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陕西”构建,确保汉江水源地的植被良性发展,快速推进国土绿化,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业主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县绿化委员会积极倡导,“巾帼林”、“状元林”、“青年林”“紫薇苑”等造林新形式引领全民植树,各镇积极组织,全县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7.5万人次,植树65万株。
我们采访到县木材产品经销公司的职工吴晏明,这是一位敦实但精神矍铄的中年人。以前是恰逢汉阴大力推行造林绿化,他也完成了从伐木工人到造林业主的华丽转身。汉江绿化、中幼林抚育、凤堰古梯田景点绿化等30余处绿化工程他都参与其中。他憨厚的说:“以前砍了不少树,如今要十倍的栽补回来,不为赚钱,只为家乡添一丝绿”。
据统计,2014年全县业主造林面积达1.7万亩,三分天下已占其一。
重点工程提速生态建设,天保二期封山育林0.3万亩,汉江绿化造林0.2万亩,飞播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0.6万亩,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退耕还林二期即将启动。林业重点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为汉阴构筑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通过“山体造林规模化、景区绿化色彩化、汉江绿化景观化、长廊绿化层次化、村镇绿化生态化、节点绿化网格”六化进程,推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投入资金110余万元,实施景区、镇村、社区重要节点绿化22处,全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10.9平方米。优美环境攒动了幸福人居。
护绿:依法管理减森林资源消耗
今天,绿色已成为汉阴的主色调,关注森林、保护生态、“让绿色永驻为百姓造福”,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同时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减少。
林农“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看好自家山,护好自家林,杜绝了盗砍盗伐现象,林木得到了有效保护,全县已确权到户的林地达100%。
汉阴县双管齐下抓好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开展森林防火平安县专项整治活动,森林防火工作连续5年被评为秦东联防先进;长期有效开展枯死松树、柑橘大食蝇、胡蜂等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调查监测面积135.29万亩,监测覆盖率100%,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6.3%。
启动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后共报送34个工程建设项目,违法使用林地现象“零发生”。严格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林地征占审批制度,依法打击盗伐滥伐、乱占林地,有效控制了森林资源的不合理消耗。提出了林地最低保有量达到145万亩的“生态红线”并规划实施。
银杏、中华纹母、朱鹮等濒危动植物生存区域得到保护,建立了观音河湿地保护区和龙垭青泥河朱鹮栖息区。如今,到青泥河去看朱鹮,与“吉祥鸟”来一次亲密接触,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一大乐事。
营绿:绿色产业撬动经济腾飞命脉
青山常在,后继有“林”!如何实现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汉阴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拨动绿色发展旋律。
“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汉阴县林业局长对笔者的话头。
汉阴县利用木屑、桑枝等林间废物生产食药用菌,是汉阴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个新兴项目,已发展林下食用菌栽种值5000亩,引入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年产食用菌2700万袋,食用菌产业总产值1.3亿元。来汉阴做调研的西安四医大专家教授笑言:可居无房,行无车,不可食无菌!
观音河镇青年业主陈世波,认准油茶发展路子,建立新星农林园区,2014年初建油茶1000亩,杜仲1000亩,今秋再建油茶园1000亩。杜仲500亩,规划和龙垭油茶产业示范园联接,打造“汉阴月北油茶万亩产业示范带”。他信心满满的说:“我要借助汉阴的青山绿水,实现我的金山梦”。
全县15个林业园区核心区达2.78万亩,完成投资1.535亿元, 2014前11月实现产值1.3亿元。为园区农户人均收入贡献2200元,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精品示范园和技术辐射基地。
汉阴县依托凤堰古梯田、龙寨沟、龙岗公园、两河崖等景点,发展农家乐350家,茶旅观光休闲园16家,培植了20家旅游特色商店、50家富硒汉阴特色美食店。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又一增长极。
据统计,全县发展林农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组织39家,培育职业林农36户,林禽、林畜、林药、林桑等林下种植达10万亩,林下养殖畜、禽30.2万头(只、羽),绿色循环发展的山林经济初见成效,林业总产值年增长20%,农民年增收1200元。
围绕兴林富民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贸工林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学研相结合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核桃、茶叶、油茶、蚕桑、苗木花卉、食用菌等6大林业产业逐渐成为全县的农村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