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国家“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武汉市 13岁的雯雯得知爸妈准备给自己生个弟弟妹妹后,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割腕”相威胁。怀孕 13周零 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
原本幸福的事情,竟以悲剧收场!事例虽属个案,但当下独生子女容不下弟弟妹妹的想法,却不在少数。其中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位。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利国利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亲情不完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顺应时代与民意,国家放开了“单独二孩”政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国家政策变化的同时,更关心的是,非独子女的增多,会对教育原有的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孩子们,做好了当哥哥姐姐的准备吗?
每次听到“爸爸的弟弟叫叔叔”这样清脆的童谣,我常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连对亲人的称谓都弄不清楚了呢?现在的孩子从小被“ 4+2”包围,在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的小天地,以致对父母依赖多于依恋,对同伴占有多于分享,对社会冷漠多于热心,新闻中的雯雯面对家里即将新增一个成员的现实,非常生气,不能接受,乃至于以自残自杀相威胁,也就“见怪不惊”了。
教育应着眼于人复杂而又长久的生长,教会人如何学会分享,如何学会包容,如何学会担当,如何学会自食其力,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追逐分数。学校应提供丰富多彩而又能够供孩子们选择的社团活动,让他们找到有着共同爱好的同伴。这些同伴不仅会为孩子当下的学习助力,而且还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团队情感,这些将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一笔宝贵财富。然而,为了获取一块通向名校的敲门砖,这些社团活动时间便被课堂教学和无休无止的考、讲、练无情地占有了。至于说起来重要的学校德育教育,也因为唯分数和成绩而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了。像雯雯这样的孩子,在弟弟妹妹即将到来的时候,在心中泛起的不是幸福而期待的涟漪,而是恐慌、厌恶与愤怒,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及时转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观念,让孩子享有关爱而不是溺爱,让孩子学会与人平等相处而不是孤独自处,让孩子心中有他人而不是只有自己,已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却是万万不能的。让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更适应社会的变革,减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让教育少些遗憾,让社会少些隐忧,让雯雯家那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也永远在路上。
专家:父母管孩子要适度
教育孩子,是“放纵”还是“严管”?面对这一问题,相信许多父母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但教育专家表示,父母管孩子要适度,如果过于严管,易致孩子步入歧途。
生活中,相当多的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对他们的管教很严,甚至达到限制孩子自由的程度。
在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看来,有的未成年孩子正是在父母长期的限制、压抑之下,一步一步走向极端。“严管”与“放纵”产生了同样的后果。
关颖说,一些父母的眼睛整天盯着孩子身上的问题,指责孩子的不是,而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限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的“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 42.3%的孩子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当问及原因是什么?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不理解我、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经常打骂我、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关颖指出,从孩子恨父母的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有自己的心理感受,他们渴望理解和尊重。而父母习惯于凌驾于孩子之上,对他们“不理解”“不关心”“不让做”……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孩子的“爱”及其表现在教育行为上的“严管”,难以使孩子产生情感共鸣,难免成为“恨”的根源。这也是亲子冲突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