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旬邑县——马栏镇全长约26公里,为新建的旬邑旅游公路之一,连接旬邑县城与马栏镇,成为红色旅游专线。旬邑向来没有被人们认为是旅游目的地,虽然此前有唐家大院的推介,但因为路程远、景点稀疏等原因,总不被人关注。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开发,让旬邑成为了近关中带的好去处,因此,旅游公路尤显重要。
这条路串连起了旬邑县城至马栏红色旅游地,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到达的方便。在这条路是当年《诗经》中的《豳风》、《公刘》产生的地方;这里泰塔上的铃铛,每当清风徐来,铁马叮当,抑扬顿挫,如听神曲,使人心旷神怡
旬马路仿佛一条穿越历史的乡村路,它从远古一路走来,一直走到你面前,用一路最轻柔的风吹拂你无限的感慨。
记者:“要致富,先修路”的建设思路已经推广了30多年了,如今在我们考察的乡村公路的活动中也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次参选的“最美乡村公路”的情况吗?
高玉峰:“陕西最美乡村公路”评选活动,我们参选的旬马公路横穿城关、太村、职田、马栏四个镇,全长约53公里,连接县城和马栏红色旅游胜地,途经古象犀牛化石馆、北宋泰塔、秦商——唐氏庄园、马家堡关中特委旧址、阳坡头红色影视城、陕北公学旧址等旅游景点。在公路沿线,我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亮丽的新村、整洁的农家小院为阵地,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新貌、赏田园风光”为内容,以下地采苜蓿、进园摘苹果为乐趣,以剪纸、贴花、蒸花馍、吹唢呐为传统乡土风情,以玉米饼子、小米粥、煎饼、御面等为地方饮食特色,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记者:乡村公路的建设往往会涉及沿线村庄,这是不是也属于新农村建设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方面群众反映如何?对百姓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高玉峰:近年来,旬邑交通事业特别是乡村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农村面貌。乡村公路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彻底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过去的农村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猪院”,现在的新农村是“村庄秀美院落净,绿树红花映美景,卫生厕所真干净,柏油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锅里头”。
记者:我们知道旬邑近年来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成功开发了一批富有旬邑特色的旅游经典景区景点。能给我们做些简单介绍吗?
高玉峰:可以说旬邑的乡村公路串起了这些景点,其沿线最有特点的一是以马栏革命旧址为主的红色经典景区。马栏革命旧址距旬邑县城53公里,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二是以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绿色生态景区。位于县城东南部的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海拔1888米,为关中北部最高点,山脉形似“九顶莲花墩”,有“山不盖土,水不归一”之说。三是以县城为主的古豳文化景区。秦商——唐氏庄园建于明末清初,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整个庭院设计独特,建造精巧,堪称陕西的“乔家大院”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象犀牛化石馆陈列有1975年出土于我县马栏镇西塬村的黄河剑齿象化石和犀牛骨架化石,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的黄河剑齿象化石和复原装架最完整的第一具板齿犀牛化石,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记者:旬邑还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能给我们介绍下吗?
高玉峰:我认为库淑兰是比较有特点。作为一个农村的老人,她的剪纸艺术蜚声国内外,被称为中国当今的“毕加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她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目前,我县以库淑兰为代表的彩贴剪纸已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纪念馆内收藏库淑兰艺术生平图片64张、剪纸作品88幅。我们的农家旅游也很有特色,推出了御面、花子馍等21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小吃,开发了旬宝苹果、马栏土豆、底庙大葱、精品小杂粮、剪纸、石刻、布艺、刺绣等8大类100多种旅游商品。“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诗经》中对旬邑这个地方人们好客的描述,我希望每一个来到旬邑的朋友都能感受到这份永久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