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境内,被尊为“天下第一陵”。从东周起至今,人们祭陵不绝,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谋求重新崛起,黄帝陵成为了聚集全体中国人人心的圣地,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黄帝陵建于黄陵县桥山之巅,封土于秦代,唐宋以来陵墓有所加大。今陵墓为土冢,扁球形,高4.57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墓下方建有轩辕庙,俗称黄帝庙,始建于汉代,内有一株千年古柏,相传为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轩辕庙照壁上草书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之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据史载,黄帝陵公祭始于周威烈王四年,即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秦文公时奉黄帝为神,战国后历朝历代敬黄帝为华夏族先祖,均行祭祀。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遇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共赴国难,发奋图强,近百年来的祭陵更是添了中国人最宝贵的血性。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重阳节,陕西、四川、甘肃、山西、广东等同盟会员,在黄帝陵前宣誓“共赴国难,艰苦不辞”,表示了复兴中华民族的决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孙中山委派由15人组成的代表团,致祭黄帝陵,宣读孙中山所写《祭黄帝陵文》。
到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携手抗日,于清明节时多次一起到黄帝陵祭陵,表达抵抗日本侵略之决心。如1937年清明节,国民党派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派孙蔚如,共产党、苏维埃政府派林伯渠,到黄帝陵致祭,各自宣读祭文。
林伯渠宣读的祭文称:“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东(指毛泽东)等不才,剑履俱备,万里崎岖,为国效命。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誓言中,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直到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黄帝陵成为了海内外同胞期盼祖国统一的圣地。最近几年,黄帝陵公祭备受海外华人的关注,每年都有来自台湾的同胞一起参加公祭,“盼归一统、共求大同”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延安市旅游局副调研员刘晓虎告诉记者,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后,都在黄帝陵立有纪念碑,现在还留有一块空地,待台湾回归后立碑。所有中国人都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以祭黄帝陵,告慰先祖。(摘自《延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