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读懂陕北,才能真正读懂路遥

2015-3-13 9:19:00  来源: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著名作家路遥病逝已经2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民众中涌动的“路遥热”却没有退潮,反而越来越热。今年元月,国内第一本关于他的传记作品《路遥传》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短短两个来月,就加印到33000册;3月19日,要开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2月26日,由路遥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改编的新版56集电视连续剧,开始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等热播,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据《文汇报》3月6日报道,5日下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与人大代表、主持人曹可凡交流,提及最近注意到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好几个频道都在播”,还说:“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这个不经意的谈话被媒体披露后,引起全国各界的热议,原来总书记也看过《平凡的世界》,怪不得他反复提倡文艺创作要扎根大地、承接地气,要有引导读者向上与向善的审美能量……

  这些天,路遥与《平凡的世界》、路遥与陕北、路遥与知青文化等构成我国众多媒体的热词。那么,路遥及《平凡的世界》热究竟意味着什么?路遥的文学精神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路遥文学馆馆长、《路遥传》作者厚夫(真名梁向阳)。

  读懂陕北,才能真正读懂路遥

  记者:梁教授好!您的《路遥传》出版后,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光明日报》、《文艺报》、《陕西日报》等几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国内一些评论家撰文给予高度评价。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路遥传》是怎样的一部书?

  厚夫:《路遥传》是中国作协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全书共13章26万字。我花费近10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于2010年寒假开始动笔写这部书,2014年年初写完。这本书披露了作家路遥大量不为人知的往事,还原了路遥的写作时代,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与文学精神,应该说是一本靠得住的“信史”。

  记者:我们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责任编辑说您气质上和他们想象的路遥有些相似,是不是这种“神似”促成您去写《路遥传》的?

  厚夫:路遥是我们陕北走出去的文化英雄,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陕北的文化血液,他的文化性格与陕北这块土地性格是一致的,身体里拥有进取、担当、大气、决绝的文化基因,所以说,读懂陕北,才能真正读懂路遥。

  陕北自古是征杀伐掠之地,也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交锋、对峙与充分融合之地。陕北人在先天的文化血脉中就拥有敢于承担和宽容、包容之气,不排斥外来文化,同时又坚持自我品格。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言:“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纵观中国历史,有众多顶天立地的历史现象与陕北有关,古代的李自成推翻明王朝,现代的陕北滋育中国革命。路遥的文学导师柳青就是位拥有史诗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这种精神,既是其个人魅力的彰显;更与其所拥有的陕北精神血脉紧密关联。

  我喜欢路遥这样有文化责任与使命感的作家。因此,敬仰他,并给他立传是我长期的梦想。我在《路遥传》前言中说过:“路遥是我的文学前辈,我是路遥的追随者,我们都是延川人。我少年梦的形成,人生的展开与飞翔,均与路遥、谷溪、闻频、陶正、史铁生等人的文学引导分不开。”作为深受路遥文学精神影响成长起来的陕北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位影响了我国数以亿计普通大众的优秀作家立传。

  记者:路遥身上拥有一种理想主义信念、浪漫主义情怀,这种文化性格除了陕北文化的浸透,还有哪些文化的影响?

  厚夫: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任何人的文化性格形成都脱离不开具体环境。路遥思维宏阔,一生拥有理想情怀,也敢于吃苦、勇于担当。路遥之所以成为路遥,除了他身上带有的陕北文化特定基因外,更有后天长期的学习与领悟,进而形成属于他的文化个性。

  陕北文化与知青文化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这其中知青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文革”期间,先后有二万八千名北京知青来到当时的延安地区插队,延川县接纳了近两千名来自海淀区的北京知青。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一方面,怀揣理想的北京知青来到当时连基本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延安农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另一面,认识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并以其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远大的理想,进行最初的人生实践。另一方面,延安本地优秀农村青年通过知青,找到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陕北青年吃苦耐劳、克己忍韧的性格感动知青;知青又通过知识、通过文化让本地青年敢于“仰望星空”。具体到路遥,就是这样的。他第一任女朋友是北京知青,甚至把宝贵的招工指标都让给她;第一任女友因招工而甩掉他后,路遥发誓还找北京知青,他后来的爱人也是北京知青。路遥当年交往的好多朋友就是北京知青,如陶正、陶海粟等人。当然,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其中的一位。

  路遥还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上世纪前半叶,中国人都有苏联情结。路遥青少年时代就阅读大量俄罗斯经典作品,在与北京知青的交往中更强化了他的俄罗斯文学情结。他的人生性格与文学性格中也有深沉、大气、辽远、忧伤的另一面,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呈现。

  亿万读者把路遥推上领奖台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与发表的情况吗?

  厚夫: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才、胆、力、识”分不开。《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最被读者热捧的一部。撰写《路遥传》,书写《平凡的世界》的写作历程自然是重点,我曾用三章的篇幅重点叙写路遥当年关于此书的思考与创作。我以为要认清《平凡的世界》在当下的价值,必须结合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定的中国文坛环境方能说清楚。

  路遥是新时期“相互拥挤”的文学环境中,找准“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他自己独特生命体验区位的著名作家。1983年,他在《人生》成功的幸福中断然抽身,开始潜心创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进行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路遥决定用理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陕北青年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等人的奋斗串联起中国社会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情感、奋斗与梦想。路遥最早给这部长篇小说取名为《走向大世界》,他决心把这一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他设定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他还分别给这三部曲取名为《黄土》、《黑金》、《大世界》。

  这部多卷体长篇巨著先后花费路遥六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仅扎实而认真的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三年。他也多次重返陕北故乡,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路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我国文坛已经是现代主义文学流行、现实主义文学自卑的时期。许多作家唯恐自己不新锐,唯恐自己不赶时髦,纷纷开始向“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方向突围。这样,路遥所坚持的“历史书记官”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没有得到当时文学界的认可,评论界指责路遥的创作方法“过于陈旧”。可以想见,这部长篇小说一开始亮相所具有的悲剧性命运。

  《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写成后,勉强在《花城》杂志1986年第6期刊发。小说发表后,评论界几乎是全盘否定。路遥却认真思考自己创作的出路问题,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决心继续为读者写作。路遥当时才35岁,但他却拥有同时代许多作家所不具备的冷静与深刻、清醒与理性的思维品格。他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相继完成了第二部、第三部的创作。就在写完第二部的时候,他健壮如牛的身体出了问题。他甚至想到过放弃、想到过死亡,结果是隐瞒病情,在简单的保守治疗后又开始第三部创作。1988年5月25日,他终于为《平凡的世界》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这部小说的第二部没有在国内任何文学刊物上公开发表,第三部也只是在更为边缘的《黄河》杂志上刊发。即使这样,路遥在给友人的通信中仍明确坚持自己的创作观点:“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陕北文化 平凡的世界 1983年 1986年 草原游牧文化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