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要“接地气”

2015-3-13 14:45:00  来源:南方网  进入论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丘杏红也认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接地气”,与传统相结合,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让更多民众受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

去年9月,广东就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领导考核内容,并设置了相关考核指标。去年年底,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成立。目前全省上下已经掀起了重视文化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热潮。此外,随着3月5日广东文艺精品力作《沙湾往事》进京演出,如何创新模式培养艺术人才,创作更多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成为广东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赵琦玉 郑照魁

文化活动要和传统相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揭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丘杏红欣喜地说,近年来,改善乡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从未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缺席。而揭阳塔头镇的“农村儿童友好社区”试点,让她看到了乡村公共服务的具体改变。在友好社区里,有不少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开发的玩具和游戏项目,每天下午放学后,村里的孩子们来到这里看书、做作业、玩游戏,工作人员还为学习上遇到问题的孩子提供辅导。丘杏红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面向儿童、妇女、老人等群体的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友好社区就在家门口的愿望。

全国人大代表、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说:“政府有做好文化公共服务的决心,就会出点子并付诸实践。”李杏玲举例,2014年梅州10项民生工程中就提到建设30个农村文化俱乐部试点,该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

“民众不仅需要娱乐生活,更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李杏玲说,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下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她介绍,梅州很早就有客家山歌进校园、送戏下乡等活动,并在2009年就开展了足球进校园项目。素有“文化之乡、教育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美誉的梅州,已经建成标准足球场636块,基本都对居民免费开放。李杏玲认为,这可以作为提高免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的经验推广到全省。

丘杏红也认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接地气”,与传统相结合,才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让更多民众受惠。丘杏红分享了揭阳本土的文艺活动——“乡乡乐起来”乡土文艺晚会的经验。她介绍,晚会在全市各镇巡回演出,节目均由潮剧票友、中老年健身团队、中小学生、业余歌手、武术爱好者编排演出,非常有潮汕味。

“现在农民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全国人大代表、揭西县凤江镇凤北村委会主任助理王玲娜说,“每条村都建有户外运动场所,比如篮球场,白天人们在那里打篮球,晚上大妈们则‘接档’跳广场舞。此外,村里每月放一次电影,每次都能吸引上百民村民前往观看。”

人才培养要注重德艺双馨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歌曲、小说、电影、电视剧堪称海量,但经典作品不多;有些文艺作品粗制滥造,没有内涵、缺乏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文艺创作方面,目前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感触很深。

许钦松表示,文艺要发展,首先得靠优秀的文艺精品带动。而文艺精品的判断标准,就是“三精”“二力”“一经”,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精品力作是一种积累到成熟的爆发,而不是做好年度计划贯彻下去,年前发通知年底收东西就能产生的。”

除此之外,许钦松对于广东的文艺人才培养也非常关注。2014年,广东画院、广东省美协启动了大型美术人才选拔“一荐一”活动,将“导师选拔制”引入美术人才选拔中。通过邀请全省10位知名艺术家担任“导师”,每人实名推荐一名有潜力成长为未来艺术领军人才的中青年画家(45周岁以下),将他们推荐到社会公众面前。

对于这一做法,许钦松表示,在他看来,有好人才会有好作品,所以这一行动就是要关注人才,基于这样符合规律地培养人才。“一个大师级艺术人才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自身条件、受教育的背景、天赋、综合素养、社会给他的机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可能产生一个优秀的艺术人才。高端艺术人才不同于普通艺术家,经常会有个性。”所以,要善于发现人才的特点,深入去了解这些人,并预见其以后的成就。其次,优秀艺术人才不是手电筒,可以一直发光,必须要磨练一定时日才能“爆发”。一个优秀人才可能很长时间没有声息,但储存一定能量后就会“爆发”。所以,不但要善于发现人才,也要有耐心,更要有适当的方式去管理培养这些人才,用“真善美”的方式去管理,“真”就是科学的真,“善”就是人性之善,“美”就是艺术之美。在这样的原则下,帮助他们塑造家国情怀,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人民的热爱,在道德上同时强调德艺双馨,行为上也要有一定的准则,要让他们有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人才有了思想的升华,才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文化服务 文艺 政府工作报告 艺术人才 李杏玲 许钦松 文化设施 标准化 精品 免费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