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是陕西 省古老的汉族民俗舞蹈。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 ,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 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 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高潮。延川大秧歌增添节日气氛,也寄 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延川布堆画
陕北延川布堆画在民间有几种不同的叫法,永坪镇一带称之为“摞花”,黄河沿岸一带称之为“ 拨花”,“布堆画”一词是由民间艺人冯山云命名而来的。
布堆画是布和棉花的产物,其雏形源于陕北农村婆姨日常生活中的针线活。陕北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延川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中,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农 民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跟黄土打交道,他们的衣服往往容易破损,老要打补丁;整天在黄土坡 上耍闹的孩子,他们的衣服也常常是补了这儿又破了那儿。婆姨们在破损的地方缝缝补补、层层堆累、补丁摞补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一些心灵手巧的婆姨们出于朴素的审美意识,在给小孩和家人打补丁时,便有意识地剪贴成一些图案,细针纳缀,别出心裁,这样既补了破损的漏洞,又不失美 观,如小孩的鞋尖破了,爱美手巧的母亲就特制一块虎头形状的布缀在鞋尖上,就成了“虎头鞋”;枕头 开了洞,找几片上了色的布头拼剪成花草鸟兽等形状缝缀上,称“堆花枕头”;铺盖烂了,选用不同颜色 的布块做个团花,就成了“堆花被褥”。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堆画渐渐脱离纯粹的实用性,不仅仅是一种缝缝补补,人们特意将它装饰在门帘、烟袋、荷包、围裙、男女间的信物和小孩的鞋帽、肚兜,以及书包上。黄土地上的妇女们用自己美的心灵和精巧的手艺点缀生活,于朴素中见绮丽,艰辛中透出智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既实用又美观的 布堆画。
延长梆子
延长梆子是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春节闹秧歌的一种特有汉族民俗艺术,也叫下盘古梆子。延长梆子是黄土文化一部分,是陕北汉族文化积淀的结晶,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广场艺术。一般分单打、男女对打、群打等表演形式,表演时充分显示出男性的粗犷豪放,女性的温柔娆媚,泞蕴着陕北人民不屈的性格和耿直憨厚的秉性。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浑厚,粗犷悍实,热烈奔放,舒展挺拔。其音量大,透气力强,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热烈奔放、如火如荼,悲凉时长歌当哭、如泣如诉,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地释放于唢呐声中,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安塞腰鼓
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一腔热血,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 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 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 “中国一绝”和“中国第一鼓”。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 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美术》、《人民画报》、《人民日报 》等数十种报刊杂志进行过介绍。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
吴起铁鞭舞
吴起铁鞭舞,突出表现两点:一个是“鞭”:即铁鞭——古代兵器。一个是“舞”:即表演—— 舞蹈者手持铁鞭表现出的形体动作和“教仪”程式活动。凡历史发展平稳、兴盛时期,必为表演活动高峰期。民俗佳节、年景丰收,以及军队庆功,都会聚众表演,热闹一场。凡国运不昌,年景欠佳,民心不稳时期,此艺术形式多出现在“教仪”场合。古兵器——铁鞭被巫师所用,人们抬楼抬鞭,广场舞蹈,占卜立卦,求雨问事,驱凶避邪,祈祷神灵保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喜庆或教 仪活动中所展现的“铁鞭”这一“神物”,在无定河流域和白于山以南的北洛河流域,以及周边地区的广 大民间,扎根开花,无可取代。
吴起糜粘画
相传随末唐初,天灾人祸,战乱频生,当地百姓跑战乱,跑年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个贫苦人在出门要饭途中,睡梦中梦见一个白发老翁对他说:“要得脱苦海,赶快回家去,用五谷杂粮粘成人形,贴在灶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贴在门楣上保佑家宅平安,出入平安。穷人醒来,扔了要饭 棍赶回家,用家中仅有的几个瓜子粘成“瓜子娃娃”贴在自家的灶墙前和门楣上,并将此梦传给了邻居和乡亲们。第二年凡贴了“瓜子娃娃”的人家,都盼来了粮食满仓和家宅平安。乡民们喜极而泣,口口相传 ,奔走相告,从此在吴起县兴起了贴“瓜子娃娃”的民俗信仰活动。此后每逢灾荒年,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用瓜子、豆类、谷物等粘成人形以及牛、鸡等动物图形,粘在自家的门楣上灶墙前,祈求五谷丰登和人畜平安。乡风流传,相约成俗,逐渐演化为每年的大年三十贴“瓜子娃娃”的年节民俗。
志丹扇鼓
志丹扇鼓属于延安五鼓之一。是流传于延安市志丹县境内的一种汉族民间鼓舞。鼓面为扇形,呈椭圆形,用古草板羊皮鞔在一带柄铁圈上制作而成,故又称"羊皮扇鼓"。鼓下的手柄上,有三个倒钩铁圈,呈三角形,每个圈上又套三个公母小环,暗含三三九连环之意。当地老百姓视扇鼓为通神之 物,用它来驱逐邪恶与魔鬼,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岁岁平安,扇鼓舞便逐渐成为汉族民间祭祀舞蹈 。扇鼓表演形式有鞔头鼓、踢脚鼓、对峙鼓、散跑鼓等套路。
甘泉莲花灯
莲花灯古称莲花舞,亦叫舞莲花,是一种源于隋唐宫廷娱乐的舞蹈。最初在隋炀帝于府村修建的行宫中表演。甘泉莲花灯是甘泉县群众春节闹红火的传统民间艺术。莲花灯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甘泉莲花灯讲究舞者仪态万方,典雅端庄,动若风吹莲眵,鲤鱼翔底;静若芙蓉争艳,处子朝阳。如在夜间表演,但见粼光闪烁,秀女仙姬婆娑穿行于莲叶碧波间,其声莺莺,其舞婀娜,别有一番意境。这种艺术形式,与充满阳刚之气的“延安五鼓相比,在气韵审美上多了几份宫廷的雅致,少了几份乡野的粗 犷。
富县飞锣
富县飞锣是陕西省富县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鄜州是陕西富县的古称,得名于唐,因飞锣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流传甚广,并起源于唐代的鄜州之地,古称“鄜州飞锣”,后改为“富县飞锣"。富县飞锣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飞锣,原名马锣,流传于富县交道塬一带。为古战场收兵的信号,也是战士在庆贺胜利时的一种舞蹈。逢年过节,飞锣队一般四六成双,或八十成对,尾随在秧歌队的后面,走村串户。队员们身着骑士装,一手掌锣,一手握锤,敲敲打打,跳跳蹦蹦,甚是活跃。场地表演时,秧歌队围成一个圆圈,飞锣在中间表演。敲打动作形式各异,如“绵羊碰头”,即四名飞锣队员围成正方形,手舞足蹈,敲打铜锣,摇头晃脑,两两沿对角线向中间聚拢,再腾空飞锣,再后退,再飞锣,依次反复。又如“五马跑四角”等。 一般以20人为一组,分广场演出和过街演出两种,规模可达200余人。
富县熏画
富县薰画,起源于富县民间古老的装饰工艺品——碗架云子,碗架一般为立式三层,高2米,长2 ~3米,是延安南部各县农村储放盛米、面的瓦缸和餐具的家具,功能类似今天的橱柜。碗架正面敞,为美化居室、防虫挡尘,民众就用薰画粘于架层上,因此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富县薰画是 民间原生态艺术品种,在当地传统碗架云子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地农家妇女每逢年节喜事都要制做一套全新碗架薰画。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出图案,然后用煤油灯或桦树皮薰在麻纸上,色气薰至浓黑时,取下剪纸即成为黑白分明的云予花。然后用品色按她们在刺绣中的配色方法,利用软色和硬色相配原则,流传 有“软靠硬,色不楞”的口诀。传统薰画都强调年节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用黑底色做骨架,充分利用原色,色彩艳而不媚,铿锵有力,热烈激昂,图案多种,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著名的"三鼓"( 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 "蹩鼓"。洛川蹩鼓最大的特点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蹩鼓"流传于延安地 区洛川县,以县东北的黄章、永乡、旧县等乡镇较为普遍,表演时,鼓手腹前挎个直径约50厘米的扁圆鼓 ,边击鼓、边蹦跳。
洛川县每逢春节,村村组织蹩鼓队、家家都出鼓手,组成气势磅礴的社火队伍游村转乡,挨门拜年,以庆贺丰收和欢度佳节。此外,每年正月二十三黄章乡的黄章庵庙会、二月二望头村的高村庙会、三 月三永乡乡阿寺村庙会、七月七北谷庙会,也常有蹄鼓参加表演,群众上庙敬神时,蹩鼓做为"鼓乐 前导"和独具特色,的社祀仪仗是庙会祭祀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洛川毛麻绣
洛川毛麻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思新颖,技艺精湛 ,多出自村姑农妇之手。构图上尽量将画面充满、平面展开、互不遮挡。造型上大刀阔斧,削繁就简,大 胆夸张,使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色彩艳丽。作品集精细华丽与粗犷拙朴于一体,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是 我国民族壁饰的一支新秀。1984年王生毅创作的《艾虎》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及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94年和1995年,世界妇联组织两度来洛川考察,参观了后子头乡的毛麻绣工艺品,并收藏了部分作品 ,中央电视台亦专题报道了洛川毛麻绣。1995年,洛川又组织民间艺术家们制作虎头图案绣品30多块和《 丹凤朝阳》大型壁挂10块,参加陕西省为世界妇女大会献礼活动。洛川毛麻绣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1件,陕 西省展览馆收藏70件,上海展览馆收藏50件,并多次飘洋过海,赴国外展出,有500 幅被法国法中友协收藏。
黄陵抬鼓
也称"龙鼓",是具有鼓乐和鼓舞两种风格特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黄陵祭祀活 动和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打击乐。抬鼓鼓面直径约80cm,最大直径约150cm,鼓身40─120cm不等,表演 时由两人同抬同打,两人抬一人打,4─16人抬3人打三种形式,一经擂动,气势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势。 黄陵抬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通过文化工作者多年挖掘、搜集、整理、加工,逐步趋于成熟,具有极强 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其表演阵容庞大,人数可达200多人,有大抬鼓(指挥鼓)一面,中抬鼓4面,小抬鼓32 面,大钗64幅,马锣16幅,鼓旗(龙旗)4面,指挥一人。
黄龙猎鼓
黄龙猎鼓又称黄龙斗兽锣鼓。相传是从黄帝时代流传至今的汉族传统鼓舞。陕西省黄龙县文化工 作者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人们原始的生活方式,经过挖掘、整理、编排,完善了鼓舞艺术,把进化艺术归还自然,创编了现在形式的黄龙猎鼓。黄龙猎鼓整个表演方阵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组成,场面气势宏大,壮观威武。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性兽衣的鼓手代表凶狠 的野兽;披肩长发,头戴冠冕,手持花杆敲锣击镲的演员代表黄帝部落的先民。表演过程分为"出巡 、曾观、围猎、庆四个部分。向观众生动展现黄帝时代汉族先民们围猎、狩猎的壮观场面,展示出在黄土 高原上,人类改造自然,不屈不挠的刚劲风骨。 其显著特点是粗犷剽悍,深沉豪放,内涵丰富,表演整齐,动作优美。
壶口斗鼓
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 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 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 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困难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 格。
宜川胸鼓
“胸鼓”是将类似腰鼓形状的鼓挂在胸前敲的一种鼓舞形式,有些地方称为“花鼓”,主要流传 在宜川、洛川和定边一带,具有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特色。宜川胸鼓表演时男女鼓手各半,旁 设打击乐队,人数可多可少,舞者各穿不同短服,头扎英雄巾,佩带武士缨,胸打英雄结,身背英雄花, 腰系彩色绸,手腕紧袖口,下腿扎裹缠,脚穿登云鞋,看起来鹤形螂势,英俊威武,洒脱不俗。舞步运用 秧歌步,跑跳步进行队形图案变化。主要阵形有双龙摆尾、金蛇摆阵、雪花飘飘、葵花向阳、四柱撑角、 荷花怒放等。动作主要有左右箭步、上打下打、平打对打等。男女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鞭,胸 跨条形鼓,打起鼓来鼓点花而不乱,节奏对比强烈,鼓点清脆有力,舞姿优美精湛,纯朴流畅,动态如神 ,整个表演气势磅礴,绚丽多彩,雅俗共赏,给人以向往与追求,鼓舞与联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