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大千世界>>正文

女子10年资助6000人 身患癌症依然坚持

2015-3-12 10:07:00  来源:网易  进入论坛

 

女子10年资助6000人 身患癌症依然坚持

爱心志愿者和受助学生合影。

女子10年资助6000人 身患癌症依然坚持

张彦杰和受助孩子在一起。

她没有固定工作,却把爱心助学当做一份了不起的事业,十年持之以恒;她没有固定收入,每月反而“挪用”丈夫的工资,用于活动开支。丈夫工资卡上的5000多块钱余额,就是两人目前最大的财产。

但她从不觉得自己穷。近五年来,她拖着病体一手组建起了巴中最具影响力的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成员由最初的2人发展到300多人;与“壹基金”等9个慈善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常年接受资助的孤儿或特困学生200余人,接受过她各种帮助的总计6000余人。

她,名叫张彦杰,来自大凉山,却在巴中谱写出这段传奇,前不久被表彰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行路

一种选择与坚持这条慈善路上,她坚行多年

二人之力 开启慈善之路

3月10日晚11点,夜深了,张彦杰还在电脑前忙碌,根据安排,周五要到三所学校分发爱心助学款。她得细化活动执行方案,她的丈夫李友生不时凑过来给一些建议。

今年40岁的张彦杰是凉山州德昌县人,2004年,离异后的她与巴中市恩阳区柳林中学教师李友生结合。婚后张彦杰来到巴中,先后做过私立学校的老师、商场的营销策划。

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工作还没落实的张彦杰从电视上看到灾区的惨景,决定为灾区孩子做点事,夫妻俩赶赴灾区。并通过网上搜索,加入一个名叫“5·12爱心助养群”的慈善团队,资助了重灾区汉旺镇7个失去父母的小学生。

回到巴中后,张彦杰开始留意身边的困难学生。她最初将目光投向丈夫任教的班级,圈定了几个亟需帮助的特困生,她向一些外地爱心团队发出求助信,但石沉大海。

远水难解近渴,何不自建一个巴中本地的爱心群?张彦杰提出这个想法,李友生当即赞同。两人说干就干,于2009年1月成立其“巴中爱心助学志愿者群”。

三年坚持 团队影响力剧增

网上“化缘”何其艰难。不知发了多少邮件,做了多少解释,但几乎没人相信他们,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网友主动加了张彦杰的QQ,在多次试探并暗中考察之后,这个网友向公共账号内打入了2000元。

这个迟来的开张,着实令夫妻俩兴奋。身为群主的张彦杰更加忙碌。她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求助信息或捐赠人的信息,与省内外慈善组织联络,撰写活动方案。很多群成员至今不知,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张彦杰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每天都要去丈夫学校的办公室蹭电脑。直到后来柳林中学给他们分配了一套70多平米的宿舍,网友“帕瓦罗蒂”和“江南雨”向其赠送了电脑和打印机,“打游击”的局面才基本结束。

这些困难没有影响爱心群的日益壮大,事业有成的商界人士、机关干部或媒体老总纷纷加入进来,与“壹基金”、上海“萤火虫”、“雅安绿风”等九家省内外慈善机构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对一、多对一的善款捐助人遍布全国各地。张彦杰的团队影响力日盛,成为巴中爱心助学的响亮品牌。

多人资助 慈善事业得到响应

直到今天,张彦杰与部分群成员仍未谋面,但信任的纽带将大家紧密联接在一起。慈善最重要的是财务透明,张彦杰自学过会计业务,每收到一笔捐款或发放一次助学款,她都在第一时间将捐款人和受助者信息公布上网。团队没有工资或费用支出,所以账务相对简单,唯一一次“错账”发生在2014年12月,李友生率领的小分队去南江县下两中学发放助学款后,发现账上有200块钱的结余。张彦杰查了整整一天才找出原因,原来其中一名学生少领了一个月200元的生活费。众多爱心活动中,去年夏天的一件事令张彦杰最难忘:外地某慈善机构捐赠的6000件衣服运抵巴中,张彦杰率队去快递公司领取时,堆积如山的衣物让大家顿时撒了眼,有人建议请搬运工,但费用从哪里来?最后大家还是自己动手,顶着烈日花了大半天时间才搬运完毕,不少人脸上晒褪了皮。张彦杰很感慨:“他们中不少人是机关工作人员,在家里很少干活,却在外面吃这么大的苦,真的不容易,大家是真心在做事”。

收获

一片骂声与赞扬有人嘲讽她,有人喊她“妈妈”

她的无私招致骂声:

公正无私 却有人讽她“脑子有病”

在团队中,张彦杰将自己定位为“摆渡人”,一头是爱心人士,一头是受助的孩子。摆渡的过程中,各种困难自始至终都存在。在群里经常有人找到她,希望自己亲属的子女能够享受到助学金,她总会不留情面地回绝,对方撂下一句话:“身体有病不可怕,怕就怕脑壳有毛病。”

爱心助学群成立后的第二年,她就检查出患有乳腺癌,因为家庭困难,欠债十多万元,已有两年多没有复查了。这些话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但她很快释然,“我没有毛病,有病的是你。”

经济困难 她继续坚持有人质疑

丈夫李友生每月2813元工资,是一家四口唯一收入来源。张彦杰并不讳言家庭的困境。“走出柳林镇就要花钱”,她作为团队负责人,去外地联络慈善机构、家访、组织活动都需要花钱,加上电话费,每个月大约要用掉1200元。“娶了个败家的老婆,亏不亏?”经常有人这样问李友生,“呵呵,不亏不亏!”他总是如此憨憨地作答。

虽然已在柳林街道生活了6年,张彦杰因为太忙,和街坊邻居交往不太多,大家更多是通过报纸和电视看到关于她的一些事。看着她拖着病体成天风风火火,有人怀疑:“她都自身难保,还能做这么大的事?”,还有人嘲笑:“这人身体有病,难道脑子也病了”?

她的爱心迎来称赞:

慈善得到回馈 受助者过年都会看她

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张彦杰也曾有过关闭爱心群的想法。“身体累,心也累,有时真的撑不下去。一关了之,就彻底解脱了。”她还想过,将爱心群移交他人管理,但又不大放心。

然而,船已到江心,孩子们在彼岸盼着你,你能忍心停下来,或者掉头驶回去?

张彦杰家里的茶几上,放着四个红苹果,她至今舍不得吃。这是大年初三,李友生班上的学生张明送来的。张明是个孤儿,一直喊张彦杰“妈妈”。

大年初二到初九,在外地读书的孩子们看望“张妈妈”,最多时一天来了15个孩子。春节期间,她们共发出红包2800元,自己的儿女一分钱都没有。

房子是单位的,空调、电脑都是好心人捐助的,李友生工资卡上5000多元的余额,就是目前全家最大的财产。

身患癌症 一位好心网友默默资助她

“你该找份工作,改善一下家庭条件。这么做,值么?”张彦杰没有正面回答,她说,自己虽然读书不多但崇尚知识,一批又一批受助的孩子考上大学,油然而生成就感;自己又是一个极易满足的人,每每翻看孩子们从天南地北寄来的信件。读到“张妈妈,上帝给我们关上门时,你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妈妈,身体是革命本钱要保护好身体,才能给更多人送去福音。”等字句,不禁让她潸然泪下。令张彦杰欣慰的是,自己的一双女儿都已自食其力,女儿刚毕业,在平昌一家医院实习,院方破格给她开了工资,这一切都是爱心群成员“刀法嚣张”帮忙张罗的。

张彦杰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当她查处患有乳腺癌,对生活绝望之时,就是这位“刀法嚣张”的网友几乎天天发短消息鼓励她,给她提治疗建议,每月定时给她寄款,直到2011年6月病情稳定下来。她正是怀着感恩的心,把爱心群继续坚持下去。

助人者人恒助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切因为爱,张彦杰给出了答案。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张彦杰 李友生 巴中 志愿者 慈善机构 爱心助学 团队 学生 工资 孩子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