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普及一种“重建家庭”的理念,让传承千年的家风、家学、家教重新回归每个中国人的家庭。
年夜饭
许梦婷摄
每年的重要节令,家住西安市凤城五路的赵辉就会带着妻子孩子赶回周至的老家,和兄弟姐妹们一起陪父母过节。
“我们家已经是四世同堂了,但是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常年都在外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父母,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才能聚在一起,感受家庭亲情。每次聚会的时候,我们必定会一起在家里做一顿饭,在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家庭的温暖,这比在外面吃饭要有意义的多。每次聚会过后,我们虽然又会离开这个大家,回到各自的小家,但亲情不会断,家风不会断。”赵辉说。
在中国,像赵辉这样的大家庭已经不多了,而像他们这样保持家庭聚会,传承久远家风的家庭也越来越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年节团聚,在一顿家宴中传承家风,已经被赋予越来越深的文化意义。
年饭中的团聚
对于中国人而言,节日的团聚,是憧憬、是期待,也是无法忘却的魂牵梦绕,而以年夜饭这样饱含深情的载体,凝注着殷殷深情的寄托,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家宴。
过年期间,记者就在家中体验了一场有着浓郁亲情的家宴。
实际上,准备年夜饭是一项大工程,不仅要根据人数定下需要购买的食材,还要照顾家人的口味设计菜谱,耗费体力、心力。但即便如此,作为家中掌勺主厨的爷爷,依旧对这项工作乐此不疲。
在记忆中,打从小年起,他便和家人开始了忙碌的工作,置办年货、炸丸子、熬制皮冻……等到大年三十当天,从清晨起,“咚咚咚”的剁肉声不绝于耳,大人们在厨房里穿梭,仿佛带着某种韵律般的节奏,鸡鸭鱼肉轮番走上灶台,在爷爷的锅铲之下,变成一道道令人咂舌的美味,仿佛总要用深厚的厨艺来雕琢美食的出炉,才能愈发凸显新年的意义。
儿时的我,常常穿着新衣服,期盼年夜饭的到来,正是在这个圆桌前,我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美食之旅。第一次吃爷爷做的手撕鸡,初尝辣味入口,其后香、辣、麻等多种味道的共同刺激下,眼泪鼻涕横流,饶是如此,依旧难以停下筷子;至于粉蒸肉,肥瘦相宜的五花肉,包裹着干糯可口的米粉,总能让人大快朵颐……这些从自家厨房中烹制出的美食,带有独特的印记和味道,丰富了我的味蕾,成为脑海中难以抹去的记忆。
其实爷爷家的圆桌并不大,吃饭时十几个人总是挤得满满当当,偶然一抬手甚至还怕撞到旁边的人。然而就在这个不大的圆桌前,我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除夕夜晚,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寻常的节日,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老人的衰老,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见证了家庭的变迁。
我从来不记得年夜饭究竟有多少道菜,但却总记得年夜饭上那说不完的话,嬉笑怒骂、肆意调侃,家人之间也曾有过吵闹,但更多的时候,是会卸下心中的防备,在举杯觥筹间,以家宴中的美食烹享,度过这样温情的夜晚。
大概中国人的团圆总包括吃饭这项仪式,吃什么或是在哪里吃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饭的人,远方归来的亲人,共聚桌前,同只盘子里夹菜,圆融彼此磕碰的情谊,在一粥一饭中共诉深情。
传承中的家风
其实,家宴的习俗古已有之,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宴被赋予了身份、礼制、情感等多重内涵和仪式感,从其本身的意义进行解读。家宴,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不是随便炒个菜坐在一起吃饭,或是朋友间的小聚就叫家宴,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内部的聚会,要有敬酒、祝福的话语、家长里短的谈话等礼仪性的行为。家宴这个节日性的仪式,本身就是一种家风的体现。”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所长周荣说道。
从筷子的摆放、上菜的次序,到入座的顺序、敬酒的先后,尽管每个家宴之上的礼仪不一而同,但都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体现。而在每一个年节之日,以家宴中的团聚,让人们有了交流的契机,从而能更好地接受长辈的言传身教,感受家风的传承。
“家风,是家族内部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要求,以及一些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谈起家风,周荣认为,这是中国人以及中国家庭,应当坚持的有益的文化传统,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对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朱子治家格言》就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今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首次谈到了家庭建设,他说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普及家庭观念
家、国、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家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结构、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对于原有家庭、家族的冲击以及改变,让家这个概念经受了巨大的挑战,也给社会带来新的困惑。
“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由血缘构成的家族已经被分散了,由于地域、工作等因素的限制,现在一大家族人想要坐在一起比较困难,很多家庭一年到头也难以相聚。但人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延续传统,在他乡寻找着故乡,从而构建起家庭的涵义。”周荣分析说。
年过七旬的周凤岐老人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跟随儿女在深圳定居,至今已在异乡度过了十三个年头。在每一个远离故乡的节日里,她都会做一些特色的家乡菜肴,团聚起家中的老少,一解思乡情怀。
“每次过年的时候,我都会给孩子们蒸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在年夜饭里也会融入家乡的味道,比如今年,我特意放了一些从陕西带来的干红辣椒,既点缀菜色,又寓意红红火火。孩子们工作都忙,但过节聚在一起吃饭,就能找回从前的感觉。”周凤岐笑着说。
家人的亲近并非自然而然,需要在日常和节日里那些仪式性的时刻,不断走动着、亲近着,才能将感情慢慢积累。正因为此,家宴超越了以往的寻常饭菜,成为家和故乡的载体,并以它独特的意义和存在,寄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家庭的期盼与愿景。
中华文化,极重传承。不论我们的家宴、家风内容形式如何,它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素养。对此,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石英认为,我们要在人们心中,普及一种“重建家庭”的观念,这种重建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回归与重构,也许只是一顿家宴、一次聚会,但通过这种简单的形式可以让传承千年的家风、家学、家教重新回归每个中国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