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紫阳:“三管齐下”让干部多担当勤为民

2015-3-11 8:03: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抓作风建设,群众最怕“雨过地皮湿,风过草抬头”。眼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收尾,活动成效如何长期保持?作风建设如何常抓不懈?群众利益怎样长期维护?紫阳县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固化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铸就作风建设“新常态”,促使干部多担当勤为民,赢得群众的衷心点赞。

制度创新 规范权力运行

去年6月,紫阳县重点项目巡查活动结束后,县上组织乡镇部门60多位“一把手”参观了装修一新的县招投标管理中心。县委书记王晓江面对全县的“头头脑脑”说:“招标采购全靠制度运行,我个人不会为任何人打招呼行方便,而且我打招呼也不起任何作用!”

针对招标采购这一腐败多发领域,紫阳建立以“最高限价、清单计价、二次报价、合理低价中标”为主要内容的招投标制度,并配套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和责任追究办法》。2014年全县共完成105个工程项目、359个政府采购项目招标,预算总金额50002万元,通过限价审核等措施节省财政资金超过8000万元。让权力退出,靠制度运行,既节约了财政资金,又能有效保护了干部,让大家敢担当会担当。

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聚焦“四风”问题狠抓制度“废改立”,仅县级层面就完成了107项制度建设任务。从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监督程序入手,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有效解决花钱“一支笔”、用人“一言堂”、权力“一把抓”的顽症,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紫阳出台了《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管理制度》、《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拨付严格执行“五级审批”制度。项目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财政局、分管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县长依次审批后,方可办理专项资金拨付手续。部门预算资金严格按照开支范围和标准,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出台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等制度,把“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论”作为三条硬杠子响亮地提出来,严加实行。不看身份、不看关系、不论资排辈,凭实绩论英雄,重点看干部在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作为。在干部选任推荐环节中,县上不定具体干部,只定职数和选任条件。县直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实行公开招考,党政机关中层干部实行定期内部轮岗、跨部门跨区域交流。在事权处理上,紫阳制定了县委常委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定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均须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建立督查制度,负责跟踪督查决策的执行情况。

技术创新 倒逼作风转变

“技术手段倒是先进,就是把干部思想的弦绷得太紧!”紫阳一位基层干部如是说。这位干部所说的“技术手段”就是紫阳县建立的两个“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事实上,紫阳的这个弦是越来越紧,对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黑龙江、贵州等省以及本省近百个市县前来紫阳两个“中心”取经,中省市数十家媒体轮番来紫阳“掘金”,省市相继下发文件推广了紫阳做法。这对紫阳干部来说,戴在头上的不仅仅是光环,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挑战,促使大家敢担当。

紫阳于2012年成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引入“雅典娜”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分行业、分类别、分区域建立258个数据库,收录全县干部群众电话18万部。以此为支撑,通过特设专线对包组联户干部入户率、镇干部工作满意度、村干部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需要或相关部门委托就惠民政策落实、公众安全感、拟提拔对象群众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进行排名通报或直接反馈给相关部门。

县上规定,民调结果在各镇各部门年度考核总分中分别占10%、5%,在干部个人年度考核中占20%。群众满意率低于75%的,由纪委、组织部对包联干部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拟提拔干部,在组织考察环节随机抽查包联(服务)对象满意率,低于80%的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1月下旬,紫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四次升级改造全面完成,进驻部门达51个,审批服务事项增加到418项。该县在全省率先公布县级“权力清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县镇两级所有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一个平台,县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镇与镇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形成前台窗口受理、后台部门审批、过程中心管理的审管分离格局。从此,政务中心之外无审批,真正让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

去年5月,紫阳某政府部门两名干部因为行政审批超期违规而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在全县两千多名干部中引起不小震动。原因在于该县建立的先进电子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做到审批服务步步留痕、全程监督,可对审批部门、部门负责人、审批人员、窗口工作人员4个层次、32种违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实践证明,他们利用科技手段编织出了一个“关住权力的笼子”,“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生冷硬蹭”等痼疾,就这样被“技术”给化解了。

机制创新 促“成效”变“长效”

以前群众埋怨进机关找干部“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其实,干部进村组访群众又何尝不是?“还没有进院坝,群众哐镗一声把门锁上就走了,有时候甚至看到狗在扑咬都不吆喝一下!”已有16年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焕古镇女干部郑家琴,说起紫阳实行“包组联户”制度以前的干群关系,感触颇深。

农村税费改革后,干部与群众接触机会减少,干群距离逐渐疏远,群众不了解干部在忙什么,干部不知道群众心里在盼什么,干部群众成了“两张皮”。为迅速扭转被动局面,紫阳从2007年开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形成了以“包组联户”为核心的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

全县1000余名县直部门干部与近6000户重点户结成包联对子,800多名镇干部与全县7万多农户结成固定对子,每月至少登门或电话联系包联户一次。做到“三必到”“五必访”,即发生突发事件、邻里纠纷和婚丧嫁娶的必到,产业发展大户、防汛防滑重点户、矛盾纠纷重点户、低保五保困难户和计划生育重点户必访。干部每月主动联系服务农户,使邻里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群众困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产业发展在第一时间得到指导;县镇两级每月召开一次联户情况分析会,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零距离”服务拉近了干群关系。正如郑家琴所说:人心总是肉长的,老百姓其实很淳朴,你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家人”!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紫阳根据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将“五个一”工作法进一步提炼升华,将近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十几项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措施系统化、条理化,归结为:一套广纳民意的问政办法、一套直面群众的联系办法、一套便捷高效的服务办法、一套持续帮扶的增收办法、一套民意导向的用人办法。这个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从体制机制层面为作风建设建立了长效化保障,促使干部把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建设发展使命扛在肩上,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去年4月,在延安干部学院等三家单位举办的“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紫阳“五个一”工作法从全国3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一等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十六督导组组长杨崇汇在紫阳县实地调研后说:“紫阳的系列做法可复制、易操作、很管用,有效回答了县级层面党的群众路线‘如何走、走多深、走多远’的问题,做到了联系群众主动化、服务群众常态化。”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