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纪念>>正文

探寻各地年味 凑个热闹迎新年

2015-2-9 18:29:00  来源:环视旅游  进入论坛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的春节,总是有着太丰富、太多样的传统与风俗,虽然总是少不了吃饺子、逛庙会、放鞭炮这样的基本项目,但各地的百姓总是会把“过年”这件最喜庆的事儿带上最浓郁的地方色彩,辛辛苦苦一整年,无论收获如何,这个时候都该疯玩一把,探寻各地年味,凑个热闹迎新年。  

东北人家年味里的热闹喜庆

东北人家(图片来源:艺龙网友冰城馨子)

东北秧歌大鼓(图片来源:艺龙网友伊夫)

腊八蒜(图片来源:艺龙网友小吉)  

一首民谣道出东北春节的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初八腌制腊八蒜:在东北,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赛过一天,腊八可以说是过年序曲的一个开头。喝腊八粥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腌制的时候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如同翡翠碧玉。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不仅味道独特,爽口味美,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三是东北的“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在东北,小年这天要祭灶。灶神,祭灶时要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希望灶神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美言之意,又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有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讲”。  

东北年之味   

1.吉祥喜庆粘豆包。腊月里家家户户包粘豆包,用大黄米做面,把红小豆蒸熟压成豆泥,有的里面放些白糖,有的蒸熟后可蘸白糖吃,耐嚼抗饿。从腊月开包豆包,放在大缸里冻上,一直吃到正月,这已经成为东北的过年的习俗。

2.东北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出行指南   从全国各地可以直飞东北各大城市,也可以乘火车到达哈尔滨后转车前往目的地。  

江南人家年味里的旧日回忆

杭州冬日景象(图片来源:艺龙网友黑米粒)

杭州清河坊老街(图片来源:艺龙网友rainman)

杭州清河坊老街(图片来源:艺龙网友rainman)  杭州年味里的旧日回忆:从钱王定都临安算起,杭州人过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杭州人的过年习俗,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浓郁的古都遗风和淳厚的文化氛围沧桑地融入喜庆、团聚的气氛当中。  过年先烧八寺香:杭州人过年是从腊八开始,如同大多数地方一样,吃是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腊八当然要吃腊八粥,只不过,在杭州当地的习俗里,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庙,原本为僧家斋供用品,称之为“七宝五味粥”。直到现在,恪守传统的老一辈人都会一丝不苟地把这些寺庙尽量走一遍,祈求来年幸福。  城隍山老式过年据点:在杭州,可以去玩乐的地方很多,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老一辈的杭州人遇到亲友,互相问候的通常必有这么一句,“城隍山去过没有?”这是杭州“参差十万人家”过年曾经公认的游乐场所。过去的城隍山,山径两边一边是庙宇道观,一边为商家店铺,其中以茶坊为最多,著名的有放怀楼、景江楼、紫云轩,各处茶坊卖茶之外,还佐以各式茶点小吃,城隍山的蓑衣饼就是其中的一绝。  
杭州年之味   
1.首推吴山区的清河坊老街,可以说是杭州的“皇城根儿”,到了过年的时候,这里人声鼎沸。这里聚集了杭州最多的老字号,保存了最完整的杭州市井风情。  
2.城隍山的蓑衣饼也叫千层饼,用麦粉和油加糖制成,蒙茸如蓑衣,其色如雏鸡,油而不腻,松脆可口,入口即化。到如今,当时著名的茶坊酒肆,大多都已不见,唯有蓑衣饼还在城隍山占有一席之地,历久不衰。  
3.龙井茶、龙须糖,都是杭州的特产,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准备足了,以馈赠亲友。  
出行指南: 自驾车去杭州,路很好走,全程高速,先走京沪高速,过了无锡上沪宁高速,到苏州上苏嘉杭高速,最后到达杭州。
川蜀之地的麻辣年味风情

成都龙泉山二月桃花(图片来源:艺龙网)

成都洛带古镇(图片来源:艺龙网友知行影士)

成都洛带古镇(图片来源:艺龙网友大菜的美食物语)  
成都龙泉山二月倾城赴桃花:人面桃花,顾盼神飞。每年从春节开始,成都周边几百万人倾城而出,涌向龙泉山那35万亩桃林,赴一场气势非凡的桃花会!桃花树下喝清茶、打盹、打麻将,用成都人的话说,那身子板儿就像被熨斗烫过的衣服一样爽!  
桃花山上最巴适:与其说是十万成都人共赏桃花,不如说是十万人同搓麻将,更加来得贴切。从早晨到傍晚,看罢桃花的人们就在桃树下“血战到底”(成都麻将的一种),稀里哗啦的撞牌声此起彼伏。 “桃花山上打麻将最巴适!”于是,年年桃花会,岁岁麻将风。外地游人不必唏嘘,若能理解了这番兴致,才算真懂得了成都人的“休闲”。  龙泉山的桃花会从1987年以来已举办了22届,而种桃的历史则更久。70多年前,村里人从浙江奉化县和山东肥澄县带来了水蜜桃树种,在山泉乡大桥沟播撒,如今整个龙泉驿桃树面积已有35万亩。每年3月的桃花山游,是成都人的大乐子,但大实惠也被当地的农家赚尽了。  
供销社里吃住爽:从龙泉山下来,一定要去山脚的洛带古镇住上一天。洛带古镇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镇上至今生活着2万多客家人,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古镇下街4号的“供销社”既是旅馆,又是饭店,是由原国营供销社商店改装而成,是洛带的招牌店。齐刷刷的老式木窗颇有气势,内设老式澡堂。饭店与旅馆相连,在聚财天井下摆上坝坝宴,点一份供销社特产的烟熏鹅,川西客家的生活才算体验足了。  
成都年之味   
1.建于清乾隆时期的湖广会馆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会馆中堂悬挂的对联,上书“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显见着那段迁徙史。  
2.在龙泉,农家乐早有“卖果不如卖花”的说法,一亩桃林的桃子也就卖个2000块,果农卖水果的收入远赶不上搞农家乐。最火的农家乐每天进账2万元。你若到龙泉过春节,那就直奔人最多、花最旺的农家乐吧,相当有乐。  
3.住洛带,最不能错过的便是美食,除了供销社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正餐,沿街还有不少零嘴,如伤心凉粉、艾蒿馍馍、天鹅蛋、牛皮糖等。  
出行指南   
从北京至成都,全程约2250公里,行程线路从北京南六环走京石高速,经石太高速、太运高速至西安,上西汉高速至汉中,再经108国道至广元、绵阳,经成绵高速最终抵达成都。沿途风景不错,尤其是穿越太行、黄河、秦岭的路段。抵达成都后,走二环路龙舟路口、静居寺路、老成渝路、三环路大观立交至龙泉,龙泉距离成都市中心约20公里。  
中原遗风安阳传统新年的寻根之旅

安阳风貌(图片来源:艺龙网)

安阳风貌(图片来源:艺龙网友落榜进士)

安阳风貌(图片来源:艺龙网友落榜进士)  

安阳传统新年寻根之旅:安阳,2010年伊始就出尽风头,曹操之墓在这里被发现,终结了一个历史谜题,同时又给这座3000年古城增加了看头。作为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一直都在传递着中华文明的基础信息,如果春节想来次寻根之旅,这里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体验中原小城时光:安阳地处中原,城市很小,还保持着一定的古代格局,虽然城墙已不复存在,可是钟楼、文峰塔这些古建筑却保留了下来,它们像嵌在城市里的明珠。还有一些古老的民居,没有经过刻意修缮,原生态地散落在路边。到了春节,安阳会上演传统大戏和充满中原特色的庙会,热闹非凡。初看安阳可能会失望,仔细品味却能发现这座古城的特别,对今天的安阳来说,光荣和梦想只是千年前的盛宴,然后是千年的等待,等来等去,就变成了今天的柔软时光。  

认识自己的“甲骨姓”: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这块稚拙的土地里全是历史的的气息,曹操墓只是偶尔重见天日的片段。去安阳,首先不能错过的是殷墟,这里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商代后期王都遗址,也是中国最早的都城。在殷墟遗址有个姓名廊,记载了各个姓氏如何从甲骨文演变成现代文字的。要知道,中国1400个姓氏都是起源于这里的,所以别忘了找找自己的姓,也许从甲骨文的写法中能看出你的祖先来自哪里,从事何种职业呢!去年11月底新开馆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也值得一看。  

安阳年之味   

1.安阳庙会上的绝活——抬阁。抬阁就是流动的戏台,台阁上最多可站5人,有时候非常惊险刺激。  

2.安阳古城的文峰塔是城市的象征,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此塔风格独特,上大下小,呈伞状,国内外罕见。  

安阳出行指南   

到安阳可坐至郑州的特快列车,到安阳下车即可。安阳市内交通非常便宜,各景点之间也有公交车,不过太偏远的地方要包车,也可全程走京珠高速公路。  

陕北豪爽气质的延安年之味

陕北素鼓(图片来源:艺龙网友老鼠皇帝和首席)

延安窗花(图片来源:花子)

延安扁食(图片来源:小吉)  

看安塞腰鼓赏陕北民歌:在延安枣园,体验革命老区过新年的民俗风情--剪窗花、贴窗花,感受丰富的民间文化安塞腰鼓和热闹欢庆的场面,还可以可购买陕北红枣、米酒、农民画、特色绣花鞋、毛麻绣等旅游纪念品。  

挨门逐户秧歌拜年:说到拜年,除走亲戚外,在延安还有个特殊的拜年方式,那就是“秧歌拜年”。“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传统习俗枣牌牌:家乡的老人家说,在延安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这所谓的“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除此之外,我们家乡还有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延安年之味   

1.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吃扁食。扁食即是水饺,也可以叫饺子。饺子者,时交子时下的。吃饺子盼望一年顺利。陕北群众吃的扁食一般是白面皮、黄萝卜、羊肉馅,状如元宝,所以群众把吃扁食叫吃元宝,盼望招财进宝。捏扁食时,有故意把铜钱包进肉馅去,预测一年是否有福的习俗。谁如果吃出有铜钱的扁食,意味着一年财门大开,大吉大利;谁如果吃出全用肉馅包的扁食,则意味着一年好口福,有吃禄。  

2.陕北部分农村正月初一禁忌甚多,忌讳大吵大闹,忌讳说不吉祥的话,更忌讳打坏家什。这一天不动刀剪,不推碾磨,甚至诸事不做,有“初一闲,满年闲”的谚语。

延安出行指南: 乘坐火车出发到达延安或延安南站。下车之后转乘坐交车或出租车即可到达目的地。


编辑:秦人
关键词:安阳 杭州 习俗 桃花 成都 图片 春节 供销社 拜年 饺子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