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立足资源禀赋  发展消费导向的陕西现代农业

2015-2-28 7:44: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对于农业产业比重较高的陕西而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显得尤其迫切。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农业由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转变,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一战略部署抓住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指明了唯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才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发展需求导向的农业才能突破市场瓶颈约束。近年来各地纷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养殖,陕西大宗农产品普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产品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也就是说完全依靠数量扩张,农产品的市场扩张必然慢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进程,农业发展必然会面临市场趋紧的约束。只有转变“我有什么生产什么”的生产者本位,转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以何种方式生产和销售”的消费者本位,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农产品市场才能不断扩张。特别是,居民需求逐渐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从简单的食品消费逐渐拓展到文化、审美、教育、保健等多种需求的满足。这种变化,正是陕西农业产业模式转型和价值链再造的重要机遇。

发展需求导向的现代农业必须强化特色。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和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购销领域“买全国、卖全国”已经逐渐成为可能。与此同时,随着文化多元化及经济社会分层等因素影响,消费者需求差异不断强化,需求不再“千人一面”,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及服务能够更具特色。只有特色化的产品才能避开激烈的竞争挤压,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特色化的服务和商业模式才能创造新的优势和价值。陕西是特色农业大省,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按照市场需求,对陕西独特的土壤、气候、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等进行深化认识和深度开发,特别是依托独具优势的农业科技资源,强化特色,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是陕西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强化特色,推动陕西农业现代化。陕西南北纵贯三个气候带,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奶山羊、猕猴桃、葡萄、强筋小麦、蔬菜等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大红枣、名优杂粮、白绒山羊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实用菌、瘦肉型猪、“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农业产业带。但总体而言,产品特色和市场竞争力仍有待强化。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公认为“抗癌之王”和“心脏守护神”。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地区属于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补硒成为国民保健的迫切需要,富硒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我省硒资源丰富,除紫阳土壤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20倍外,经过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勘测表明,三原、大荔、白水等地也属于富硒地区。富硒带分布之广,硒含量之高,在全国范围内而言,优势突出。根据我省资源禀赋,可以发展富硒茶叶、大米、面粉、果蔬、矿泉水、蜂蜜、菜油以及富硒生猪等农产品,还可以以富硒农产品为原材料生产富硒食品。建议设立富硒产业开发区,按照硒资源分布范围,加快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形成富硒种植养殖产业规模优势,力争形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整、产品种类最丰富的富硒产业基地。

依托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特色,推动陕西农业现代化。陕西拥有全国唯一的农科城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研机构,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作用,按照市场需求特征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是强化特色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为此,一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机构体制机制创新,以用户评价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效作为核心来评价科技人员及科技成果,形成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将聪明才智投向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农业技术领域的机制;二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机构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结合,实现科技创新主体与产业发展主体的深度融合与利益共享,把新型经营主体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感知及时传导到科技创新机构,用创新成果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满足市场需求;三要强化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引导农业经营者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新型经营管理方法,实现农业从依靠高人力投入、高成本到依靠科技、低成本的转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进程。

依托商业模式创新强化特色,推动陕西农业现代化。面向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必须从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特别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重塑。市场渠道既是决定农产品顺利销售和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更是决定产品价值和消费者效用的重要构成要素。为此,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传播、物流传输、资金融通和市场体系,形成符合陕西农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商业模式。一是形成细分化销售渠道。根据不同产品(服务)的需求主体购买行为特征,建设相应的信息传播、产品运送、资金结算渠道。除了传统的大众化农产品市场建设外,针对高端消费群体的优质农产品,必须通过高端化品牌运作、广告宣传、物流配送,形成与产品品质、价格定位相适应的销售渠道。对于个性化农产品则应通过小众化传播渠道和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销售方式建立营销通道。二是形成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降低销售过程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对于保证产品品质,实现顺利销售非常重要。为此,要通过建设针对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加快销售和物流配送速度。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体系,以及网站、微信、电子商务平台等,积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业态,减少中间环节。三是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仓储加工体系。农产品既是储存要求较高的消费品,也是可以多次转化加工的原材料。建设与产业化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仓储保鲜体系,对于顺利销售的意义不言而喻。加工转化农产品,既创造和满足了新的需求,又消化了部分农产品,创造和满足了新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农业市场。包括鲜果鲜肉鲜菜加工为干果干肉干菜,农产品加工成为生鲜半成品、食品、饮料、冷(热)链盒饭及其他深度加工等。四是形成农产品市场诚信交易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系统,建设产品质量监管、生产过程监控和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着力消除产销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另外,要着力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通过法律、道德、科技三种手段,打造农产品诚信交易的市场环境,提升生产者诚信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让生产者安心,让消费者放心。

立足三产融合强化特色,推动陕西农业现代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农产品内在蕴含相应的文化价值、服务价值和其他价值,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性的价值组合,才能真正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在信息传播渠道、商品陈列、促销、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一致性,决定了渠道共建共享的可能,三次产业的产品营销具有协调运作的广阔空间。而这也是一些工业或服务业企业跨界运营、跨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既要依靠自然力和人力以及各种科技手段,在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领域内创造价值,也需要运用现代工业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改变产品形态,增强产品功能,以更加便于消费的形式提供价值,更需要与旅游观光、文化创意、营销服务等结合,增强产品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在第三产业领域创造价值。

总之,陕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于突破市场约束。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强化特色,全面推动农业发展模式转型,陕西农业资源优势才能充分转化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才能充分转化为市场优势,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强劲发展动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