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在正常开放的同时,还为广大读者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与读者在书香中共度佳节。
2月19日大年初一,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向到馆的读者拜年,并为前三名到馆读者赠送精选的“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楹联展览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共展出55种与楹联相关的历代典籍,全面介绍楹联的起源、发展、写作技巧以及分类和用途等相关知识。国家图书馆还在新浪官方微博发起“让典籍中的春节活起来”微话题,整理典籍中关于春节的记载,介绍不断演变的春节习俗,与读者开展话题互动,共话中国年。此外,国家图书馆还举办了灯谜有奖竞猜、主题书单推荐等多个互动活动。国图少年儿童馆还举行了“团团圆圆美窗花”手工制作、“温暖寒冬悦读会”等阅读活动。
图为大年初一上午8∶30,已经有大批读者在国家图书馆门外排起长龙,等待入馆。本报记者 屈 菡/文 卢 旭/图
广西玉林:“村晚”贺新春
农历乙未年正月初一晚七点,吃过晚饭的广西玉林博白县水鸣镇黎旺村村民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来到黎旺村小学的操场上,等待着本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没想到我们村也能举办春晚,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看,感觉很开心。”村民黄海常年在外务工,在平时的生活里,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对于这次自己家乡举办的“春晚”,他很是期待。
随着数十发预示着迎春接福的绚烂烟花在夜空中美丽绽放,当晚8点,2015年黎旺村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当地2000多名村民前来观看。在用课桌和木板拼凑而成的临时舞台上,舞蹈《好日子》、快板彩调《贺新春》、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28个由当地村民自导自演的歌、舞、乐节目轮番上演。尽管不是专业演员,但大家卖力的演出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虽然这里的音响、灯光等设备相对简陋,可村民们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我。”当晚,应邀前来参加演出的玉林本地歌手蔡娜在演唱过程中遭遇“话筒失声”,但村民们的鼓励让蔡娜重拾演唱信心,献唱了几首欢乐喜庆的歌曲。
当晚的演出持续到夜里11点多,演出结束后,不少村民围住了主办这次晚会的黎旺村村干部,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想法、提意见,希望明年还能举办这样的晚会。黎旺村党支部书记黄开文说:“只要条件允许,黎旺村春晚要坚持办下去,争取完善软硬件,将其办得更好。”
“以往村民们过年时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如今不少村民走出家门看晚会、参加球赛,乐乐呵呵地过大年。这说明乡亲们过年期间娱乐消遣选择更多了,也是村风村貌的大改变。”返乡大学生小庞对家乡过年文化氛围的变化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接下来,水鸣镇将继续根据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供给文化产品。通过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让公共文化繁荣发展的果实真正服务群众,给乡村基层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水鸣镇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站站长管良华说。(冯钰珊 冯永宇)
四川成都:初七“人日”游草堂
正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所称的“人日”。2月25日,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祀活动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四川省杜甫学会专家学者、省内诗人、博物馆代表及社会各界群众齐聚杜甫草堂大雅堂前,祭拜先贤,缅怀诗圣,传承中华文脉精神,弘扬民族道德。
何谓“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中国人过“人日”的习俗从汉朝一直延续至今,“人日”这一天人们或出游,或剪纸,或祭祀,或欢庆,以此表达祝福。
当天上午10时,在盛装仪仗的带领下,庄严肃穆的祭祀队伍手持梅枝缓缓走向大雅堂。一声铜锣响后,震撼悠扬的古乐随之响彻上空,主祭人神情肃穆,仪态庄重地完成了净手、奠帛、敬献梅枝、诵读祭文等环节,余音袅袅,沁人心脾。随后,各界群众在司仪的唱礼声中向杜甫塑像三鞠躬,以表达对诗圣的深深敬意。
“诗圣杜甫是大雅文化的代表,诗圣祭拜仪式是后人对杜甫表达尊崇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它将唤起人们对优秀国学文化的关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宋朝以来,文人墨客每年都要来到草堂祭拜诗圣杜甫,这一祭祀活动在明清时期流传更广。人日游草堂”活动秉承传统民俗文化,重在传播诗歌文化,力求雅俗共赏,现已成为富于传统文化内涵、极具成都特色的节日文化盛宴。
“我们全家每年春节都要参加‘人日游草堂’活动,这是成都人春节期间的重要风俗。”今年66岁的成都市民黄建国说。据悉,成都从1992年开始正式举办“人日游草堂”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2届,形成了极具成都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每年“人日”这天,成都市民便扶老携幼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吟唱杜诗,赏梅祈福。(付远书)